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28日,宿州警方緊急預警,“冒充公檢法詐騙”再次來襲,宿州市已有多人上當受騙。
近期,有不法分子通過撥打電話(多為境外電話)冒充公安機關,編造市民涉嫌銀行卡洗錢等借口,同步發送偽造的公檢法官網、通緝令、財產凍結書等,然后通過威逼、恐嚇等手段,指示受害人進行相關操作,進而騙取受害人的錢款。
真實案例:
1、2022年7月5日, 碭山縣趙屯鎮黃某在冒充公檢法的騙子威脅與誘導下,向其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被騙21400元。
2、2022年7月11日,靈璧縣禪堂鎮周某某在冒充公檢法的騙子威脅與誘導下,向其提供身份證照片、銀行卡賬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被騙125000元。
3、2022年7月12日,蕭縣祖樓鎮韓某在冒充公檢法的騙子威脅與誘導下,按其要求下載APP并打開“屏幕共享”功能,被騙50000元。
4、2022年7月22日,埇橋區三八辦事處許某某在冒充公檢法的騙子威脅與誘導下,向其提供身份證照片、銀行卡賬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被騙10000元。
宿州市反詐騙中心鄭重提醒:
一、凡是電話中自稱"通信管理局、通信運營商、銀行、保險、郵政”等客服人員,以“個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錢、涉案”等理由,主動幫助轉接“公檢法機關”的,都是詐騙!
二、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QQ、傳真等形式辦案,也不會要求下載相關APP遠程制作筆錄。
三、公檢法機關不存在所謂"安全賬戶”或“驗資賬戶”,更不會要求遠程轉賬匯款。
四、廣大市民如發現可疑情況,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96110咨詢電話,或者到就近公安機關咨詢核實。
所以無論騙子如何花言巧語、威脅恐嚇,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輕信、不透露、不匯款。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