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5日,記者從安徽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675.8億元人民幣,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長13.7%。其中,出口2201.2億元,增長18.3%;進口1474.6億元,增長7.4%。
外貿規模居中部第2位
據悉,上半年,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9.4%,同期安徽省進出口總體增速高于全國4.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進口增速分別高于全國5.1個、2.6個百分點。上半年,安徽省累計進出口總值在全國、中部分別排名第13、第2位,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總值居全國第13位,中部第4位;進口總值居全國第12位,中部第2位。
6月份,全省進出口692.6億元人民幣,增長19.7%,較2021年12月份歷史最高值增長3.4%,再創單月進出口值歷史新高。其中,出口458.7億元,增長26.4%,也創了單月出口值歷史新高;進口233.8億元,增長8.5%。另外,上半年6個月中有4個月單月進出口值超600億元,僅2月和4月分別受春節、疫情影響未超。
十地市保持兩位數增幅
上半年,合肥、蕪湖、銅陵、馬鞍山、滁州、宣城六地市進出口總值均超100億元,合計3086.8億元,占全省外貿總值的84%。全省16個地市中,有14個外貿保持正增長。其中,合肥、蕪湖、蚌埠、淮南、安慶、宿州、滁州、六安、宣城、池州十地市進出口增幅均達到兩位數。
上半年,安徽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2633.6億元,增長11.4%,占比71.6%,高于全國7.4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639.4億元,增長3.9%,占比17.4%;保稅物流進出口327.3億元,增長73.8%,占比8.9%。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15.4億元,增長649.8%。上半年,安徽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926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21家。
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超兩成
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介紹,上半年,安徽高新技術產品出口659.4億元,增長22.1%。其中,筆記本電腦、太陽能電池分別出口228.3億元、111.9億元,分別增長26.7%、68.7%。此外,汽車出口111.1億元,增長52.7%;汽車零配件出口86.8億元,增長58.2%。
據悉,上半年安徽銅礦砂進口量減價揚,鐵礦砂進口量增價跌。上半年,進口機電產品601.5億元,增長20.9%,占安徽省進口總值的40.8%。進口高新技術產品534.1億元,增長25.4%。同期,銅礦砂進口172.4萬噸,下降5.4%;進口均價為每噸17305.3元,上漲6.1%;價值298.3億元,增長0.3%。上半年,全省5個綜合保稅區合計進出口657.1億元,增長28.6%。同期,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959.3億元,增長28.5%。
合肥中歐班列已發運超過2400列
記者了解到,合肥中歐班列運行八年以來,已發運超過2400列,實現點對點直達德俄法等17個國家的81個國際站點,服務范圍覆蓋全省16個地市,成為安徽省外貿企業進出口愈加重要的通道之一。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和國際形勢變化影響,海運和公路運力下降,合肥中歐班列保持常態化運行,上半年累計發運449列,發運標箱3.68萬個、貨值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8%、76.7%、74.4%,已成為穩定安徽供應鏈產業鏈的中堅力量。
合肥海關整合優化一體化申報、提前申報、匯總征稅等通關便利措施,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和全程無紙化,持續壓縮通關時間。6月,合肥中歐班列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同比分別壓縮47.1%、95.58%。同時,面向省內產業企業,定制監管方案。優化“站到站”和“門到門”的全流程服務,為“江淮號”“奇瑞號”“美的號”“美菱號”等300余列企業專列量身定制監管方案,助推合肥中歐班列服務皖企本土化率達65%以上,實現“皖貨皖運”。
王詩棋 周镕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