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3日,記者從黃山市住建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得知,截至2021年底,黃山全市有各種停車位共24萬個,2022年全市新增停車泊位2.1萬個以上,已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停車泊位為主、盤活存量停車泊位為輔、路內停車泊位為補充的城市停車供給體系。2023年,全市將新增停車泊位2.2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440個以上;到2025年,全市累計新增城市停車泊位8.83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9800個以上。
黃山市住建局負責人稱,城市新建住宅小區停車泊位配建標準不低于1:1.1,新建配建停車泊位7.27萬個以上。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個車位配建;在公交樞紐站和高鐵、汽車換乘站點,規劃建設換乘(P+R)公共停車場,在景區景點擴建停車場,城區功能性搬遷等騰出的土地規劃增建一定比例公共停車泊位,新建配建公共停車泊位3740個以上。
結合老舊小區等改造,改建擴建停車泊位5740個以上。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建擴建公共停車泊位2140個以上;鼓勵公共建筑、居住區等停車設施“錯時開放”,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泊位晚間對外開放,居住區停車泊位白天對外開放,盤活共享停車泊位1430個以上;動態調整路內停車泊位,重點彌補醫院、學校、商業中心、老舊小區、景區景點停車需要,新增停車泊位2490個以上。
健全停車管理機制。完善城市公共停車收費價格機制,實行“分區、分類、分時”等差別化停車收費。加強停車設施監管力度,促進停車資源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完善停車場充電設施。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20%,并逐步擴大設置比例,推行“臨近車位共享”“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支持停車場多元經營。在不減少停車位的前提下,允許停車設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車點、便利店等便民設施。大力推進停車場建筑光伏一體化發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充電。
下一步,將著力完善用地政策,充分開發既有道路、廣場等地下空間以及城市邊角地、廢棄廠房、閑置收儲地塊等資源建設公共停車場;鼓勵社會資本采取PPP、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公共停車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探索提供基于停車設施產權和使用權的抵押融資、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
積極支持符合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條件的城市停車場項目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對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項目采用貼息或獎補等方式給予支持;依法依規簡化公共停車設施項目審批程序。對小型停車設施項目和利用自有土地建設的停車設施項目實行備案制;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的室外立體停車設施項目,按照特種設備進行報批和管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