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日前,記者從淮南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為防范生活垃圾污染環境風險,該市從今年7月1日起,關停了該市東部生活垃圾填埋場,市域原生生活垃圾全部實行焚燒處理,標志著該市生活垃圾處理正式告別“填埋”時代,全面進入“焚燒”時代。
近年來,淮南市大力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適度超前建設與生活垃圾產生量、清運量相適應的焚燒處理設施,開展既有焚燒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大力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截至2021年底,該市共有在運行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2座,分別是淮南皖能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和壽縣綠色東方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日焚燒處理原生生活垃圾能力達2200噸/日。但在實際工作中,因淮南市原通過BOT模式建設的東部垃圾填埋場尚在運營期內,每日也接收、填埋處理了部分原生生活垃圾。據統計,去年5月份到今年5月份,淮南市原生生活垃圾產生量約2000-2100噸/日,其中,焚燒處理約1700噸/日,填埋處理約400噸/日。由以上數據可見,淮南市現有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可完全滿足該市全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需求。
今年4月,經淮南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決定實行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后,現送往東部垃圾填埋場處理的約400噸/日原生生活垃圾,分流到現有的兩個垃圾焚燒發電廠——淮南皖能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壽縣綠色東方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處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