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作為一座因煤而建的城市,淮北曾經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過于依賴煤炭發展,勢必導致產業結構單一、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近年來,淮北市大力推動更高質量轉型發展,基本實現由“黑灰煤城”到“生態美城”的華麗轉身,日漸呈現出產業轉型升級、后勁持續增強、面貌日新月異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態勢。
生態美城滿眼綠色。馮樹風/攝
加快轉型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淮北因煤而建、緣煤而興。自建市以來,淮北累計生產原煤10 億多噸,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譜寫了一首振奮人心的“烏金贊歌”。
然而,成就淮北市的煤炭產業,也成了其經濟發展的桎梏。
多年來,依托煤炭產業發展的淮北,產業結構單一,城鄉發展不均衡。尤其是在煤炭“黃金時代”之后的2013 年,淮北市進入了歷史上最為困難的時期。經濟增長緩慢、城鄉發展失衡、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嚴重束縛著城市的發展腳步。
在這事關未來發展走向的重要節骨眼上,淮北全市上下都明白,加快轉型發展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2013 年以來,淮北市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確定了由“黑灰煤城”到“生態美城”的發展總體思路。
十年間,淮北市變“高碳資源”為“低碳利用”,產業由“高大粗”向“高精尖”跨進,變“依山建城”為“擁湖發展”,城市由“主城帶動”“全域統籌”加快推進。推動更高質量轉型發展,基本實現由“黑灰煤城”到“生態美城”的華麗轉身,日漸呈現出產業轉型升級、后勁持續增強、面貌日新月異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態勢。
構建“五群十鏈”,實現動能轉換
既有的一些產業要淘汰,新的產業要引導發展。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淮北市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的核心位置,不斷推動產業、技術、企業等各方面創新,使創新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構建“五群十鏈”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陶鋁新材料入選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項目庫,智能化豎井鉆井裝備獲省重大新興產業專項。
新產業動能的建立,離不開技術力量的支撐。近年來,淮北市深化與上海交大合作,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安徽大學等溝通交流,引進研發、轉化科技成果。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
推動更高質量轉型發展,就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這其中涉及到思想觀念的更新、政策措施的調整,需要轉變發展思路和增長方式,調整產業布局和利益關系。十年來,淮北市堅持規劃、建設、管理并重,以“繡花”的細心和耐心,加快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實施,力爭讓城鄉建設更有品位、群眾生活更有品質。
與此同時,淮北市加速城市更新行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實現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零突破”。系統論證,科學選址,加快城鄉飲用水源地及地表水廠項目進度。
淮北市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岳建文/攝
在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面,淮北市全域被列入省試驗區范圍。通過深化農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動”,農村危房改造實現動態清零。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杜集區南山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生態美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一座從煤炭為支撐產業轉型發展的城市,淮北人更能理解這句話蘊含的意義。
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問題,更是對執政能力的考驗。近些年,淮北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美麗家園。創新運用市場化方式推進采煤沉陷區采石宕口生態修復。成功舉辦全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經驗交流現場會,綠金湖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項目入選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采煤沉陷區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在全省率先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全力推進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
在持續改革發展中,淮北市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煤城變美城”轉型路徑。2021 年10 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生態文明論壇發布18 個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淮北市綠金湖生態修復項目作為典型案例向全球發布。淮北,這座昔日的“黑灰煤城”,正在建設“生態美城”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