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截至6月中旬,臨淮崗復線船閘工程實現安全生產1周年,主體結構施工進展快速,閘室底板已完成67%,靠船墩完成40%,超前計劃進度約兩個月,為實現工程的提前竣工打下了良好基礎。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6月21日上午了解到,淮河臨淮崗復線船閘工程是“十四五”安徽省重點水運建設項目之一。工程位于淮河干流安徽段霍邱縣與潁上縣交界處,按照Ⅱ級(2000 噸級)標準建設,有效尺度為240m×23m×5.2m(有效長度×有效寬度×檻上水深),概算總投資7.16億元。工程由安徽省港航集團投資建設,2021年6月正式開工,計劃將于2024年上半年完工。屆時,現有臨淮崗船閘(500噸級)通過能力不足的問題將得到解決,淮河干流2000噸級貨船可實現暢通無阻、通江達海,為我省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助上一臂之力。
科學組織生產,全力克服疫情影響
疫情期間,面對參建人員多、外防輸入壓力大的問題,項目管理機構積極貫徹安徽省港航集團和屬地疫情防控政策,嚴格落實施工現場封閉管理,加強施工人員核酸檢測,同時科學組織生產,優化調整工序,探索實施無接觸配送料等措施,實現疫情期間不停工,有力保障了作業隊伍和項目建設的雙穩定。
弘揚勞動精神,保障工程施工進度
該項目開工以來,積極響應安徽省總工會、省勞動競賽委員會的全省重點項目“示范性勞動競賽”精神,圍繞“四比四創”,開展施工技能大比武活動、“環境大整治、形象大提升”等專項行動,全面加強工程“生態、安全、質量、進度”管理,有效激發參建人員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達到了以賽促建的良好效果。勞動競賽開展期間,項目完成產值6600萬元,是原投資計劃的385%,并在省港航集團組織的淮河流域重點航道建設項目示范性勞動競賽中榮獲先進集體一等獎。
實施智慧建造,筑牢工程百年品質
據了解,臨淮崗復線船閘工程是淮河安徽段在建和已建的最大船閘。為建好這個“淮河第一閘”,項目管理團隊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圍繞高質量“航道上的安徽”建設,不斷深化項目策劃,形成了以“生態臨淮崗、平安臨淮崗、品質臨淮崗、智慧臨淮崗”為主要內容的“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方案。
2021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榮獲全國水運工程優秀咨詢成果一等獎。該工程還圍繞實際,努力踐行“安徽精度”,以全生命周期BIM平臺和智慧船閘施工調度云中心為核心,推進“施工技術標準化、施工工藝標準化、管理行為標準化”,探索實施“智慧建造”,打造“智慧工程”。相關研究課題榮獲安徽“建工杯”BIM技術應用大賽二等獎,基于這一研究成果的“臨淮崗復線船閘智控中心”已順利投入運行。
據介紹,這一成果應用達到了我省水運工程建設領域的領先水平,將有力保障項目實現“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的建設目標。
尹家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