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6月10日,記者從壽縣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當天,位于壽縣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
壽縣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于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書法之鄉(xiāng)、中國地名文化遺產(chǎn)千年古縣。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歷史上五次為都、十次為郡,是楚文化積淀地、豆腐發(fā)祥地、淝水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文化遺產(chǎn)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二十世紀以來,安徽省境內(nèi)以壽縣為中心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眾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涉楚文物。1933年、1938年,原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包括楚大鼎等重要文物在內(nèi)的隨葬品4000余件套,開啟了楚文化研究先河。1955年,壽縣壽春鎮(zhèn)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蔡昭侯申墓,出土文物達584件套,絕大部分為青銅器,同屬楚系文物。壽縣還先后出土鄂君啟金節(jié)、大府銅牛、楚金幣等大量舉世矚目的楚國重器,壽縣博物館成為安徽楚文化重要收藏、研究、展示基地。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博物館)于2022年1月13日開館試運行,系全國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冠名的博物館和首批國家二級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230件(套)、三級以上文物2200余件(套),館藏可移動文物和標本10000余件(套)。而館藏商代獸面紋青銅斝,漢代累絲鑲寶八龍紋金代扣、“元和二年”鎏金銀神獸刻紋銅舟、鏤雕三蟠龍心形玉佩,五代十國“潁州開元寺”大銅鐘等精品文物,展現(xiàn)了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上至夏商周下至近現(xiàn)代三千多年文明的實物承襲。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常設三個陳列
另據(jù)介紹,壽縣博物館于1958年建館,是全省最早的博物館之一,珍藏文物藏品10000余件(套),其中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國家一級文物230件(套)、三級以上文物2200余件(套)。楚金幣、漢八龍紋金帶扣、越王者旨于賜劍、羊首尊等皆為代表性藏品。壽縣博物館一直為全國重要博物館,全國首批免費開放博物館,2009年成為國家二級館和4A景區(qū)。
此次正式開館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壽縣博物館)常設展覽包括《安徽楚文化》《壽縣文明史》兩個基本陳列和《壽春壽文化》專題陳列。安徽楚文化陳列包括立國江漢、東進江淮、徙都壽春、楚韻悠長四個單元,壽縣文明史陳列包括淮夷舊邦、兩漢壽春、秦晉紛爭、隋唐壽州、壽州之戰(zhàn)、宋清壽州、革命沃土七個單元。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xiàn)代博物館建設、展陳理念和技術設備,較好展示了安徽楚文化和壽縣歷史文化,是一座大中型的現(xiàn)代化、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博物館每日預約限額1000人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場)免費開放,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參觀方式: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期間,博物館將采取“錯峰、預約、限流”的開放服務原則,實行實名制預約參觀。
預約須知:每日預約限額1000人,約滿為止。觀眾可提前一周(含當天)通過博物館官方網(wǎng)站或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可預約參觀時段為9:00至16:00。因故取消預約需至少提前一小時。
入館方式:為做好疫情防控和場館安全防范工作,通過預約的觀眾須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主體樓南大門掃碼本館動態(tài)卡點二維碼進行核驗,核驗成功,待場館工作人員確認安康碼、行程碼顯示“綠碼”后,經(jīng)大廳安檢門測溫和安檢無問題后,可入館參觀。顯示“黃碼”和“紅碼”人員和體溫超過37.5攝氏度的人員均不得入館。
參觀須知:觀眾應在預約時間段到館參觀,否則謝絕入館參觀。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排隊和觀展時請保持1米以上距離,不聚集不扎堆,積極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參觀過程中,應自覺遵守參觀要求并聽從工作人員的疏導。具體參觀事宜有關信息變動更新,請關注博物館官方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以及門前告示牌。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文/圖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