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因雇主被隔離,從方艙醫院出來后,來自安徽的保姆袁女士沒有住處,只得住在街頭的電話亭里。無助的她向家鄉人求助,得到了安徽老鄉們的多方救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4月24日曾報道)。6月5日,被救助40多天后,袁女士啟程返回寧國。她說,這是一段難忘的經歷,很感謝老鄉們的幫助。
安徽寧國人袁女士在上海做住家保姆,因雇主被隔離,她從方艙醫院出來后沒有地方住,在人生地不熟的街頭電話亭里住了多日。那幾日夜里,風雨交加,電話亭里還進了水,倍感無助的袁女士通過家人向在上海的老鄉們求助。最終,在安徽省駐滬辦、共青團宣城市委駐上海工作委員會、赴上海援助防疫安徽省域藍天救援隊、在滬老鄉等的愛心接力下,袁女士終于不用住在電話亭里。
6月5日,離開電話亭40多天后,一直想回家鄉的袁女士,在老鄉的幫助下上了回家的車。
“一開始給袁大姐找了一個賓館住,一天兩百多塊錢,有一位寧國的企業家知道了情況,贊助了20天的住宿費。”在上海工作的寧國人汪曉勇4月23日接到了袁女士,開始給她提供食宿方面的幫助。汪曉勇告訴記者,那位贊助住宿費的寧國企業家并未透露自己的姓名,是通過寧國藍天救援隊表示愿意贊助袁女士在上海的住宿費用。袁女士在賓館住了20天后,覺得住宿費有些高,不好意思一直讓好心人贊助,汪曉勇又幫她在一棟公寓樓內租了一個住處,一直住到離開上海。
6月5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到正在回家車上的袁女士,她已經提前報備,回家后會先去隔離點集中隔離。
袁女士告訴記者,在上海的這段時間,她的身體一直有些不舒服,因為狀況不好,怕母親擔心,瞞著沒有說,但她的母親最后還是知道了她的事。在上海雖然經歷了一些無助時刻,但袁女士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手機沒電的時候,一位好心的農民工大哥幫她充電;住在電話亭時,附近一位宣城老鄉給她送吃的和充電寶,還在充電寶上寫了“老鄉加油”;在電話亭住了幾天得到很多老鄉的幫助,終于有了住的地方……
“我送她的時候,上車前她哭了。”汪曉勇說。袁女士告訴記者,回家身體康復后,她一定會好好感謝幫助過她的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