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小何書記今天來了嗎?他人很好,我要‘提拔’他!”說這話的是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社區81歲村民劉老太,她口中小何是鎮里掛職干部何宇,因為美麗鄉村建設,那段時間何宇每天帶隊到村里勞動,和村民們都熟悉了,劉老太尤其喜歡這位樸實的年輕小伙兒。
基層鍛煉是“人生大考”
2020年7月,滁州市委實施“雙掛雙任”年輕干部培育計劃,時年32歲的滁州市財政局干部何宇被選派到鳳陽縣小溪河鎮掛職黨委副書記。
小溪河鎮是全國農村改革“大包干”發源地,小崗村就隸屬于該鎮,傳說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在該鎮燃燈社區,這里還是被譽為“東方芭蕾”的鳳陽花鼓發源地,因此該鎮天生附有“改革之鄉”、“帝王之鄉”和“花鼓之鄉”的美譽。
帶隊參加燃燈社區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
“組織上把我放在這么重要的鄉鎮掛職,對我既是鍛煉也是信任,更是我的人生‘大考’,合不合格當地群眾說了算!”何宇對記者說,一開始我就抱著掛職不是“混日子”,更不做旁觀者的心態。于是,來到該鎮后他每天主動跟包村干部下村,熟悉鎮情村情,熟悉農村工作。
八旬劉老太就是何宇在美麗鄉村建設工地上認識的,因常和老人聊天并關心她的生活,主動幫她打掃房前屋后環境衛生,因此老人時常惦記何宇,而且對環境整治工作由想不通到支持。村干部告訴記者,劉老太口中“提拔”就是對何宇的稱贊和支持。
用心用情“為民辦實事”
“基層工作‘實’字為先。”何宇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只有真心誠意地對待群眾,群眾才會誠心對你。掛職近兩年來,他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與群眾攀談交朋友,了解村民所需所想,積極爭取惠民利民項目,努力為群眾干實事,謀福利。
在鎮紅色驛站做黨課報告
何宇還發揮來自財政部門的優勢,積極協調爭取符合小溪河鎮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的惠民利民項目,先后爭取一事一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養老服務建設、水土保持等專項資金300余萬元,用于解決群眾所需所盼事項。
到農戶家中走訪,調解處理矛盾糾紛。
此外,他還協調科普大篷車開進小溪河鎮,舉辦多形式的演出活動,受到鄉村青少年熱烈歡迎,小溪河鎮獲評2021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作為包保干部,何宇經常入戶走訪,和群眾面對面拉家常,協調處理矛盾糾紛。對群眾提出的東老街小燃路破損路面修復、北小張斷頭路打通、八組背街小巷硬化等訴求,積極協調爭取移民后扶等資金予以解決。
心中常駐是“責任”二字
“我生在農村,長在基層,這次到基層鄉鎮鍛煉,感受最深的就是‘責任’二字。”采訪中何宇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只有深入到群眾中,才能體會到基層的苦,才理解基層干部肩上“責任”的重要性。為此,何宇用心學、用腦記,掛職近兩年光工作筆記就記了8本。記者隨手拿起一本厚厚筆記翻閱,里面全是記錄當天的工作及思考心得。
何宇說,以前在機關以為基層工作簡單,到基層后才明白,再好政策都要靠基層落到實處,過程復雜,這使他更加白“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何宇說認真做好筆記既是記錄也是總結,掛職近2年他記了8本筆記。
心中工作責任重了,現實家庭責任自然受影響。平時吃住在小溪河鎮,根本無法照顧家庭,兩個孩子全靠妻子照顧,好在家人對他工作十分支持。兩年暑去冬來,不論刮風下雨,他都會準時出現在小溪河鎮的崗位上。
“何宇書記和同事、群眾關系都很好,能夠克服種種困難,沉下身子扎實工作,工作的主人翁意識很強,為鄉鎮爭取項目和資金,取得實效!”掛職期間小溪河鎮黨委書記左宗德對何宇十分關心。他說,作為掛職干部何宇沒有“過客”思想和“臨時工”觀念,始終都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素健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