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來自安徽省氣候中心的數據,4月以來(4月1日~5月17日,下同)沿淮淮北降水量34毫米,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少近7成,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以下簡稱“歷史”)同期第三少,其中淮北、五河、鳳臺、明光和淮南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少。沿淮淮北無降水日數40~44天,24個縣(市)破歷史同期最多記錄;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大部地區20~24天,15個縣(市)破歷史同期最長記錄。
氣象專家介紹,受降水持續偏少影響,沿淮淮北氣象干旱發生發展。截至5月18日,淮北大部、沿淮中東部出現中到重等氣象干旱。
淮北部分地區降水偏少8到9成
來自安徽省氣候中心的數據表明,4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111毫米,較常年(1991-2020年平均,下同)同期(168毫米)偏少3成。其中沿淮淮北平均降水量34毫米,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少近7成,為歷史同期第三少,僅多于1978年(25毫米)和2000年(32毫米)。淮北(13.4毫米)、五河(17.1毫米)、鳳臺(21.4毫米)、明光(21.1毫米)、淮南(25.4毫米)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少,淮北北部、沿淮淮北東部及六安、岳西等地11個縣(市)為第二少。
從降水量空間分布來看,沿淮淮北普遍不足50毫米,其中淮北北部及沿淮淮北東部8~25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全省普遍偏少,其中沿淮淮北大部偏少6成以上,淮北北部及沿淮淮北東部異常偏少8~9成。
歷史最高 全省平均無降水日數37天
全省平均無降水日數37天,較常年同期(29天)偏多8天,為歷史同期最多。其中沿淮淮北普遍超過40天,臨泉、太和、渦陽等9個縣(市)44天無降水。沿江東部、大別山區及沿淮淮北等地有34個縣(市),其中沿淮淮北24個縣(市)(占比沿淮淮北縣(市)總數近9成),無降水日數為歷史同期最多。
沿淮淮北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普遍達10天以上,其中沿淮中東部、淮北中西部20~24天;15個縣(市)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均為24天)為歷史同期最長。
旱情發展 未來三天淮河以北仍沒雨
受降水持續偏少影響,4月初沿淮淮北氣象干旱露頭并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大別山區及合肥以北普遍出現輕等以上氣象干旱,其中淮北大部及沿淮中東部中到重旱。
據安徽省氣象臺19日發布的預報,預計20日江南部分地區有小雨。21-23日全省以多云到晴天氣為主,氣溫逐漸回升。24-25日江北部分地區和江南有陣雨或雷雨,并可能伴有雷暴大風等對流性天氣。
氣象專家提醒,未來三天沿淮淮北麥產區基本無降水,需要重點關注關注旱情發展。
吳然 羅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