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老翼伏勵,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鐵路蚌埠站疫情防控組織現場,始終能看到一位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蚌埠站客運車間售票員呂紅琴。今年8月份就要退休了,在職業生涯的最后三個月,她依然站好最后一班崗,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對進出售票大廳前來咨詢、購票、設備設施等防控關鍵點進行了全方位無遺漏的引導和盯控,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普通崗位,特殊使命和擔當。
為旅客服務
蚌埠站是位于京滬鐵路線上,運輸和水運的樞紐,皖北地區物資集散地,最大規模的路網型鐵路客運樞紐站。進出站人員復雜密集,流動性大,處于防疫的敏感位置。
1993年,高中畢業的呂紅琴入路(進入鐵路部門工作),第一年在站臺上工作,后被調到售票房,一待就是28年,在那個計算機還不普及的年代,售票全靠手工操作,每一張票都要經過抽票、蓋戳、貼坐席號這三個動作,曾經一天最多賣過三千余張票,將這三個動作不斷重復三千次。每年的大年三十,旅客下車后直接來到售票大廳購買返程票,大廳里擠滿了人,甚至排到了售票大廳外的廣場上,夜班連上12個小時,“每年過年列車都‘大超’,別人過年都是休息,我們過年就一個字,‘累’。”呂紅琴這樣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
照顧旅客
今年以來,考慮到她是售票班組里的老師傅,馬上就要退休了。站領導多次讓她下來,做一些簡單的后勤工作,可是生性倔強的她并沒有接受領導的“好意”。呂紅琴師傅說“臨近退休仍要堅守崗位,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擔當。”
疫情期間,她主動請纓,奮戰在防控一線。由于疫情管控需要,多趟列車停運,由疫情前的每天百余趟驟減到每天只有4趟,客流量減少,呂紅琴便走出售票間,在售票大廳里導購。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早晨六點三十分,她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督促保潔人員對售票大廳重點區域進行消毒,提醒旅客戴好口罩,引導旅客窗口或者自助售票機進行購票,監督窗口售票人員佩戴口罩及手套情況。售票大廳設施設備使用是否正常并做好詳細記錄……每天日行2萬步。積極做好售票大廳進出旅客有序引導、防疫知識宣傳等各項工作。
期間遇到特殊重點旅客,真正做到為旅客著想在先,為旅客解難題,把車票當請柬,視旅客為親人,寧可自己千遍麻煩,不讓旅客一時為難,幫助視力障礙的旅客引導進站,并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扛起旅客沉重的行李。用行動去溫暖每一名旅客,用態度去感染其他職工。
工作中
5月19日上午,呂紅琴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表示,自己作為一名老鐵路人,在售票崗位上堅守了一輩子,退休前一定會站好最后一班崗,發揮出自己的余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位朝氣蓬勃“99后”的萌妹子李柳依已經成為了呂紅琴的大弟子,作為徒弟的她也深深地傳承了師傅這種工作態度,立足于小窗口,大世界。用她們自己會笑的眼睛去迎接每一名旅客,工作中不停地敲擊鍵盤,用鍵盤敲擊出旅客回家的“路”!
胡圣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