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連日來,一支支船隊、一艘艘貨船行駛在千里淮河淮南段,淮河運輸船舶明顯增多,一派繁忙景象,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淮河運輸又繁忙起來了。4月26日,隨著鳳臺海螺碼頭完成了8875噸的港口吞吐量后,標志著淮南市水路貨物運輸市場全面恢復,轄區15家港口企業、55家航運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淮南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務中心多舉措統籌做好水運行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加快推進水運企業恢復生產,堅持分類復工,重點項目率先復工,一般項目有序復工,做到“應復工盡復工、能復工快復工”。為港口企業制定復產復工協調服務方案,繼續實行船舶無接觸報港制定,收集船舶動態軌跡、船員“兩碼一報告”并建工作臺賬,嚴格落實“船員非必要不上岸”防控要求。同時加大船舶、渡口和碼頭防疫查控力度,全力保障水上運輸航線安全暢通和港口企業復工復產。
該中心簡化交通海事部門對復工復產相關審批程序,提升辦事效率,同時幫助企業積極協調對接屬地政府和當地疫情防控機構,在確保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地到位的基礎上,爭取開辟招商引資企業“綠色通道”,幫助企業盡快取得復工復產批復;確保參與港口復工生產的裝卸船舶優先安排進出港、優先靠泊、優先作業,力爭邊裝邊卸,避免“壓船壓港”現象;通過水上交通管理和疏導,為港口企業復工復產營造安全穩定的水上交通安全環境。
張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