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年代,江淮兒女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無畏犧牲的英勇烈士。山河錦繡,思念永恒,只要我們記得,他們就還活著。記者從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日前各地也在用不同的方式緬懷先烈,表達哀思。
云祭掃寄哀思
“待會兒我給夏鐵烈士敬獻花籃,您看場景能否看清。”“哎,吳主任,麻煩你講(轉述)‘疫情(期間),女兒腿不好不能走,我這次就不回來看您了,下次帶孩子們一起去’。”
“好,能看到嗎?”“看到了看到了,謝謝謝謝……”
1分多鐘,道了37次謝,82歲的夏廣英顯然很激動。因為疫情,加之腿腳不便,今年清明未能像往年一般到定遠縣藕塘烈士陵園里,擦拭父親的墓碑、陪父親說說話,夏廣英心里不免有些惆悵。但這惆悵沒持續多久,很快定遠縣藕塘烈士陵園負責人就聯系了夏廣英,表示可以與她視頻連線,同步祭掃。于是,隔著一塊屏幕,夏廣英為父親獻了花、鞠了躬,也說了想說的話。
此外,亳州市譙城區光榮院開展網上云祭掃活動,緬懷英烈寄托哀思。活動現場,全體退役老兵穿戴整齊,手拿鮮花,進行了向革命烈士默哀、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等環節。
隨后,老兵們分別發言向革命先烈表達自己深切的懷念與崇高的敬意。老兵紛紛表示,因為疫情的緣故非常遺憾不能前往烈士陵園祭奠先烈,希望通過網上祭掃帶去他們對先輩們深深的懷念與敬意,如今繁榮昌盛的祖國離不開先輩們的付出,身為退役軍人的他們,一定繼續傳承先輩們的革命精神,爭做一名紅色革命的宣講人。
代祭掃慰忠魂
日前,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機關及局屬單位全體黨員干部和退役軍人“紅耀江淮”志愿服務者,到太湖縣烈士陵園開展“2022·奮進·清明祭英烈”代祭掃志愿服務活動。
在烈士紀念碑前,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莊嚴肅立,重溫入黨誓詞,鞠躬默哀,為烈士敬獻花籃和鮮花。隨后,志愿者們到烈士墓前認真擦拭墓碑、敬獻鮮花、鞠躬默哀,規范而又莊重地舉行祭掃儀式。
活動負責人介紹:“為適應疫情防控形勢,現在提倡網上祭掃,烈士親屬們不能親自擦拭墓碑、獻上鮮花,我們開展‘代祭掃’活動旨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踐行“一改兩為”,幫助烈士親屬實現對親人的追思心愿,也借此倡導清明祭掃的文明新風。”
參加活動人員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遺志,弘揚優良傳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勇毅前行,認真貫徹“一改兩為五做到”,扎實做好退役軍人各項工作。
與此同時,“致敬英烈代祭掃”活動在池州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塔前舉行。池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30余名干部職工,身著正裝,神情肅穆,面向革命烈士紀念塔鞠躬行禮、敬獻花籃,瞻仰烈士墓園、敬獻鮮花,向烈士表達崇高敬意。
疫情防控期間,池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代為祭掃敬英烈”活動,組織黨員干部代替烈士家屬為革命烈士進行一次集體祭掃,既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深刻緬懷,又寄托著烈士家屬的無限哀思,本次活動,采用“五個一”的方式進行,即:向烈士獻一束鮮花、擦拭一遍烈士墓碑、向烈士致一個崇高的敬禮、拍攝一組祭掃烈士照片、給烈屬打一個電話。池州烈士陵園制定疫情防控期間清明祭英烈活動接待服務方案,實行人員分流,嚴格控制團隊人數,開通“網上祭掃”平臺,通過網上“鞠躬”、“獻花”等方式緬懷英烈,提供代祭服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已開通 “江淮祭英烈”網上祭掃平臺,社會各界可登錄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官網進行網上祭掃,為英烈獻花點燭、留言追思。在祭掃平臺的烈士英名錄中,七萬多名江淮英烈記錄在冊,為開展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英烈祭掃活動,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也發出倡議,鼓勵各地網上祭英烈,樹文明新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