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換發《烈士證明書》關系著烈士遺屬切身利益,也是大力弘揚烈士精神,廣泛營造尊重烈士、崇尚烈士、學習烈士濃厚氛圍的大力舉措。清明節前,蚌埠禹會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走訪慰問烈屬李孔德,并為他送上了新換發的他父親李鼎的《烈士證明書》。
“李鼎烈士的這個《烈士證明書》,我們省廳給你辦下來了,現在給你們送過來。”接過象征榮譽的《烈士證明書》,今年89歲的李孔德老人熱淚盈眶,手止不住地顫抖。李孔德的父親李鼎是安徽省長豐縣人,1937年12月在南京保衛戰抗擊日寇進犯的戰斗中犧牲。父親離家的時候,李孔德還很小,母親會經常跟他們細數父親的各種英勇。摩挲著珍藏的幾張父親照片,李孔德忍不住潸然淚下,把父親的《烈士證明書》抱進懷里:“在我兩三歲的時候,他離開了我們,去參軍了,(哽咽)為了保家衛國,犧牲在戰場。”
李鼎的《烈士證明書》原先是由居住在淮南的哥哥李健持證的,前一段時間,哥哥去世了,李孔德便找到蚌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要求變更持烈士證持證人。得知這一情況后,蚌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多方聯系,最終辦好了由李孔德為持證人的《烈士證明書》。
烈士李鼎重孫女李艷:“這個烈士證,我們作為家族精神文明傳承,到我們手上后,給后輩作瞻仰,就要把這個紅色血脈、紅色基因傳承下去,也是非常感謝我們政府、感謝黨!”
禹會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馮金利介紹,下一步,該局將繼續轉變工作作風,立足本職,全力做好事關退役軍人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逐步提升廣大退役軍人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朱永鑫 王艷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