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月22日,記者從安徽省司法廳了解到,安徽于2022年2月15日至12月31日開展“人民調解為人民 全力護航二十大”專題活動,統籌協調司法所、人民調解、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力量,及時有效預防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更好發揮人民調解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基礎性作用。
著力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 ,第一時間捕捉矛盾糾紛信息
充分發揮人民調解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熟悉社情民意優勢作用,加強對本地區矛盾糾紛特點和規律的分析研判,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的預見性和針對性。扎實做好“法律進鄉村(社區)”工作,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法治宣傳,培育營造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充分發揮“百姓評理說事點”功能作用,通過“百姓評理說事點”收集民情信息、鄰里糾紛等,為政府服務改善民生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提供參考。通過“百姓評理說事點”第一時間捕捉反饋各種矛盾糾紛信息,第一時間了解掌握信息來源。
做好“四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
充分發揮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遍布城鄉、分布廣泛的網絡優勢,針對矛盾糾紛多發領域,村(社區)調委會每周一次、鄉鎮(街道)司法所每月一次、縣(市、區)司法局每季度一次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普遍排查。重點做好“四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包括“家事類”“鄉村振興類”“城市生活類”“營商環境類”的矛盾糾紛。
進一步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積極做好重點領域、社會難點熱點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對醫療糾紛、道路交通糾紛等比較成熟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工作加以規范,確保其中立性、公正性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常態化開展消費、旅游、環保、金融、知識產權、互聯網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活動。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
進一步加快推進各級調解中心、個人調解工作室建設,推動“兩代表一委員”“鄉賢”等參與人民調解工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凝聚調解工作合力。健全完善“縣區、鄉鎮、社區、網格”四級調解網絡,實現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源頭、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調解一起糾紛,解決一批問題,預防一類矛盾”。
此外,加強調解、行政復議、仲裁、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司法鑒定、法治宣傳等部門間的溝通聯絡、協同配合,積極統籌法律服務資源,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合力。加強與公安、法院、信訪等部門的銜接聯動,對于公安、法院、信訪等部門受理的適宜人民調解解決的案件,通過引導、委托等方式交由人民調解組織調解。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大與人民法院的溝通協作力度,引導更多的糾紛通過非訴訟方式解決,減輕群眾“訴累”和法院審判壓力,節約司法資源。
徐永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