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黃山市歙縣雄村鎮賣花漁村,地處山清水秀的新安江上游,有上千年的種植“徽派盆景”歷史,全村幾乎家家種植及培育梅花、羅漢松等盆景,是皖南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也是省內外知名的鄉村旅游景點。目前,賣花漁村又迎來了賞花熱潮,買花人也很多。
不過,因為外界通往賣花漁村的道路彎道多,路面不算寬,每到賞花高峰期,車流如潮,容易造成道路擁堵。為此,日前,歙縣交管部門發布公告,決定對到該村部分路段交通管制,公告稱春節期間,歙縣雄村鎮賣花漁村梅花盛開,游客較多,為確保賞花高峰期間道路安全暢通,自2022年2月2日至2022年2月16日對通往賣花漁村部分道路實行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時間是2022年2月2日至2022年2月16日,每日7:00-17:00。交通管制路段分別是瀹嶺下路口——賣花漁村;瀹嶺塢路口——賣花漁村。其中,瀹嶺下路口——賣花漁村路段禁止所有機動車輛在管制時間內駛入通行;瀹嶺塢路口——賣花漁村路段除賣花漁村本村車輛和公務用車(配有通行證車輛)外,其他車輛在管制時間內禁止路段通行。
管制期間,采取換乘車輛實行單循環行駛,路線為南源口大橋停車場——瀹嶺塢路口——賣花漁村;賣花漁村——瀹嶺下路口——南源口大橋停車場。
鄭宏攝
“賣花漁村”不打漁不賣魚,之所以村名叫作“賣花漁村”,是因村頭像魚嘴、村腰如魚肚、村腳似魚尾,從山上往下看村子就是條大魚,因村形似魚加上村民基本上都是靠賣花為生而得名。村子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為盆景植物的生長及樹樁的培育提供了優越場所,故家家戶戶都以種花,培制花樁,制作盆景為生。村中形態各異的盆景處處可見,羅漢松、梅花、榆樹隨地撒綠,就像一個巨大的盆景公園。賣花漁村村民種植的花木盆景種類繁多,有梅花、蠟梅、雀梅、復色楓、碧桃、紫薇、黃荊、杜鵑、天竺、桂花、六月雪,還有黃山松、翠柏、檜柏、羅漢松、榔榆等,尤以梅花、檜柏、羅漢松、榔榆為代表樹種。該村花木盆景的造型,受新安畫派的影響,也逐步形成獨特的風格,尤以梅花樁景最為著名。
每年春天,賣花漁村良好的生態環境,漫山遍野的梅花景觀,家家戶戶奇特造型的盆景,吸引著游客紛至沓來,到賣花漁村走古道、賞春花、看盆景、吃農家飯的客人逐年遞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