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風雨交加的長江江面上寒風呼嘯,一艘漁政執法船只正踏浪而行,幾名執法人員不時從船艙中來到甲板上,向不遠處的岸邊眺望,經過一些垂釣捕魚高發岸段時,執法人員更是全員站在甲板上冒雨細察……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走進貴池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中隊,跟隨貴池漁政執法人員體驗長江禁捕一線守護者的執著與艱辛。近一個小時的一線值守行程下來,記者已感覺渾身發冷直想打噴嚏……
寒風刺骨 鼻涕不由自主往下流
長江禁捕工作啟動以來,貴池區農業綜合執法中隊就承擔著貴池區76公里長江沿線和秋浦河等主要內河的禁捕重任。“目前我們貴池中隊成立了梅龍、江口、烏沙、秋浦河四個執法基地,每個基地4名執法人員外加幾名漁政輔助執法人員,全天候24小時守護?!迸阃稍L的貴池漁政執法中隊副隊長孫勇敢介紹,他們充分發揮漁政執法人員、漁政輔助執法人員及信息員作用,細化網格,構建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執法網絡,全力守護境內江河魚兒安全。
當天的采訪中,記者首先來到貴池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中隊長江禁捕視頻調度中心,通過監控室的大屏,記者清楚地看到了轄區內禁捕區域的實時動態,高清攝像頭下,白天江邊的一舉一動,都一覽無余,偷捕人要想在白天偷捕魚,可以說相當困難;對于夜間的偷捕行動,熱成像系統也會及時將有溫物體顯現出來。工作人員還向記者介紹了幾天前深夜的一個驚險執法場景:
深夜22時20分左右,貴池區漁政視頻監控中心監測到貴池區烏沙鎮長江夾江西岸疑似有4人正在岸邊錨魚。漁政執法人員聞訊而動,烏沙執法基地人員迅速前往周邊布控,考慮現場執法力量有限,中隊領導又決定緊急抽調江口、秋浦河兩個基地夜間值班人員前往增援,不到五分鐘,十余名漁政執法人員集結完畢并前往現場。夜間江邊的寒風刺骨,呼嘯著穿透衣服,鼻涕不由自主往下流……一番搜索追查,最終查獲兩名涉嫌偷捕者并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執法人員也一直忙到深夜12時許才撤離現場。
這樣的夜間工作場景對貴池漁政執法人員來說已是家常便飯?!耙苍S在外行人眼里,我們僅僅是做著簡單的巡邏工作,但在查獲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復雜的地形、惡劣的天氣,這些我們都能克服,最難的是我們執法要講究證據,需要抓現行而且還要考慮自身和偷捕人員的安全問題。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執行任務時候常常提前蹲守,秘密潛伏,甚至趴在草叢里一動不動,這對我們來說有時確實是一種考驗?!币晃粓谭ㄈ藛T說。
(資料圖片,受訪人提供)
“春節要到了,我們也要讓魚兒團圓”
據介紹,偷捕高發期以夏天為多,且偷捕者多擅打時間差,專挑中午或晚上休息時間段作業,再加上夏季氣溫高等因素,對一線禁捕人員來說確實是一種考驗。執法人員金紅林介紹,今年夏天,他和同事們經常24小時守在江邊上,一段時間下來,大家都消瘦了十幾斤,“我自己硬是瘦了近三十斤,當時確實很辛苦,但想想保護長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是重大的政治任務,也是我們農業執法人的職責,更是一份榮耀,就覺得付出是值得的?!?/p>
雖然夏天是高發期,但對于漁政執法人員來說,一年365天的堅守巡查更是職責所在。1月25日中午,風雨交加、寒風呼嘯的江面上,看著江水都覺得冷,風吹在臉上更像是刀子輕輕劃過……當天的體驗式采訪中,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跟隨貴池中隊梅龍基地的工作人員一直從梅龍基地巡江至江口基地,執法人員不時來到艙外向長江沿岸望去,以免錯過每一個可能的疑點?!罢f不冷是假的,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必須盡職盡責。春節要到了,我們也要讓魚兒團圓。”執法人員表示。
白天巡查,夜間蹲守,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流鼻涕,沒有節日假日,沒有白天夜晚,發現線索連續蹲守幾夜是常態。正是這樣的默默付出,貴池區農業農村局因長江禁捕工作連續兩年分獲“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單位”等國字號榮譽。“自長江禁捕以來,我們直觀感受到群眾的護漁意識普遍提升?!辟F池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中隊負責人表示,今后,綜合執法中隊將繼續對各類非法捕撈零容忍,切實維護長江禁捕環境。
池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江禁捕以來,池州市深入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目前,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到位162人,吸納退捕漁民51名從事漁政協助巡護工作,招聘禁捕信息員188名,構建了“執法人員+漁政輔助執法人員+信息員”的執法管理隊伍,同時建成了全市智能化漁政調度體系。同時集中優勢力量,屯兵江面值守,采取“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模式,不間斷開展巡查檢查和宣傳勸導工作,長江禁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蘇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春友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