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安徽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獲悉,當前,我省涉毒違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毒情形勢持續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受國際國內各種復雜因素影響,省內涉毒風險依然較多,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全省禁毒工作仍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新形態毒品不斷翻新
目前,我省吸毒人員濫用毒品種類以合成毒品為主,傳統毒品不斷萎縮,但吸食合成大麻素、“神仙水”等新型毒品人群明顯增多,濫用“笑氣”等毒品替代物質問題不斷滋生。網絡涉毒日趨活躍,利用網絡發布制毒配方、傳播制毒方法、勾連吸販毒發展迅速,“互聯網+物流寄遞”販毒成為常態,犯罪手法隱蔽,偵查打擊難度增大。易制毒化學品監管線長面廣,一些企業單位管理不規范,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風險加大。周邊地區制毒犯罪向我省轉移滲透,一些職業制毒人員與省內不法分子勾結制毒問題時有發生。
當前合成毒品種類加速變異,新形態毒品不斷翻新,極具偽裝性、誘惑性、欺騙性。近年來,我省涉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違法犯罪活動已經顯現上升苗頭。針對新精神活性物質等新型毒品問題發展態勢。我省深入推進打擊芬太尼類物質等新型毒品犯罪“902”專項行動,以各類產業園區、化工園區為重點,全面摸排具備新型毒品研發能力的醫藥化工企業和重點人員底數,加強對核磁共振波譜儀等新型毒品研發制造關鍵設備的排查登記,嚴格落實測試圖譜報備制度,強化日常監管,落實防范措施,嚴防用于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研發。充分利用國家新列管新型毒品的有利契機,加強情報線索收集研判和落地核查,集中破案攻堅,嚴厲打擊新型毒品制造、走私犯罪活動。
多舉措嚴厲打擊
我省公安機關將通過最強力度打擊涉毒犯罪。部署開展“清源斷流”行動,多警聯動、合成作戰,著力強化毒品案件深度經營和專案攻堅,深入開展“追逃拔釘”專項工作,強力震懾毒品犯罪。統籌推進“集群打零”,堅持凡販毒必查上下線、凡吸毒必查毒品來源和毒友圈,實現對吸販毒網絡集群打擊。以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犯罪打擊為重點,實行省廳+市局兩級禁毒情報研判專班運行模式,強化網絡涉毒線索收集研判,嚴厲打擊互聯網涉毒違法犯罪活動。積極會同郵政部門加強寄遞行業禁毒管理,適時組織開展寄遞渠道毒品公開查緝行動,嚴厲打擊寄遞渠道販毒活動。
我省還將按照最嚴標準管控吸毒人員。持續推進吸毒人員“三清一收”行動,嚴格落實“重嫌必檢”、毛發檢毒等措施,加大娛樂場所清查力度,最大限度排查發現吸毒人員。深入實施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進一步壓實鄉鎮、街道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主體責任,常態化開展吸毒人員“平安關愛”行動,落實幫扶救助政策措施,積極幫助吸毒人員戒斷毒癮、回歸社會。推動吸毒人員管控融入社區警務、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嚴格落實分級分類管控措施,完善流動吸毒人員異地管控協作,嚴防吸毒人員脫管失控、肇事肇禍。
此外,我省公安機關還將通過宣傳預防教育以及重點物品管控舉措,不斷提高全社會禁毒意識和識毒防毒拒毒能力,依法嚴厲打擊新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
禁毒工作整體向好
記者了解到,2021年,我省公安機關全年破獲毒品案件77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49名,繳獲毒品209.5千克,省公安廳禁毒總隊聯合阜陽市公安機關成功破獲“2020-306”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一次繳獲海洛因109.81千克。查處吸毒人員4570人次,決定強制隔離戒毒593人次,收戒收監嚴重病殘吸毒人員94名,吸毒人員肇事肇禍案事件零,全省禁毒工作呈現“穩中有進、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
此外,組隊參加全國“紅藍對抗2021”緝毒實戰大比武,我省獲評“先進集體”;合作完成的毒品檢測科研成果“拉曼光譜快速檢測毒品毒物的增強基片、方法及儀器的關鍵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