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當前,我省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科大硅谷等未來產業名片,培育未來產業創新主體,積極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而合肥高新區也在去年底發布《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科產城融合的“未來科技城”。在2022“安徽兩會”上,不少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關注安徽未來產業發展,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省政協委員韓冰:建設“量子+”示范項目 以應用場景引領產業發展
省政協委員韓冰提交了“關于打造未來產業發展先行區的提案”。他說,量子產業是未來產業的最具代表性產業,我省在以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為代表的量子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上,與世界領先水平處于整體并跑、部分領跑階段,具備建設全國量子產業發展先行區、培育千億級未來產業集群的基礎條件。
韓冰建議在省級層面成立“未來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量子產業及關聯產業發展重大決策研究和重大問題統籌協調,領導小組在合肥高新區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同時,規劃設立量子產業基金,分別組建引導基金、產業發展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建立服務量子及關聯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基金體系。
此外,韓冰建議省、市層面分別研究制定支持量子產業發展專項政策,重點在關鍵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應用、人才引育、量子產品服務買方補貼和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設立安徽省量子信息重大科技專項,開展“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項目組織形式,重點支持量子科技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韓冰也希望加強場景創新與應用示范,建設“量子+”示范項目,謀劃“量子金融安全專網”“量子安全辦公系統”“量子安全智能家居”“量子安全工業互聯網”“量子安全車聯網”“量子傳感器工業應用”等試點項目,持續面向電力、政務、金融、云計算、生物醫藥等領域,公開征集“量子+”試點項目,不斷擴大試點范圍、拓展應用領域,以應用場景引領產業發展。
省人大代表劉紅麗:建設覆蓋全省16個地市的“江淮量子骨干網”
省人大代表劉紅麗提交了“關于建設‘江淮量子網’、加快推動全省量子保密通信產業發展的建議”。她說,量子技術是我國重點布局的關鍵技術,安徽也將量子通信列入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2020年,三省一市更是簽署“共建長三角一體化量子通信干線網絡培育和發展量子通信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共建長三角一體化量子通信干線網絡、培育和發展量子通信戰略性新興產業達成了共識。
如何更好發展量子通信,劉紅麗建議,規劃并建設覆蓋全省16個地市的“江淮量子骨干網”,“可以逐步建設并接入重點城市量子城域網,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率先開展在政務領域的量子保密通信應用。”
此外,劉紅麗還建議,結合省內產業發展分布,探索金融、電力、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場景的量子安全服務應用,形成良性商業運營模式。“省、市政府對各行業使用‘江淮量子骨干網’的企業和從事量子通信相關產品開發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開發新產品和創新應用。”
劉紅麗說,我省要鼓勵省內量子企業與各地高校聯合建設人才培養基地,發揮本地企業在量子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結合高校的師資及教育資源,面向量子通信行業持續輸送高質量人才,助力量子通信產業可持續發展并逐步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合肥高新區將建設“未來科技城”
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當前,安徽正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世界領先的大科學裝置和頂尖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的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加強“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未來產業發展生態圈。安徽已經提出實施“4+N”未來產業培育工程計劃,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科大硅谷、中國聲谷、蚌埠傳感谷等未來產業名片,培育未來產業創新主體,積極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
當前,安徽“量子產業”絕大部分企業都集聚在合肥高新區。而合肥高新區也在去年底發布了《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將聚焦“四個面向”,圍繞“量子中心”、“科大硅谷”戰略布局,打造科產城融合的“未來科技城”。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將以打造“世界量子中心”為目標,堅持前沿科技突破和遠景需求牽引導向,推動未來產業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化的創新鏈全流程整合,進而構筑“1+3+X”未來產業體系。到“十四五”末,未來科技城啟動區將初見成效,建設一批標志性未來科技項目,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到2035年,高新區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中心、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未來產業高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余康生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