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2022安徽兩會|天長:打好“五張牌” 拓展農民增收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皖東天長市,國土面積1770平方公里,總人口63萬,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優質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股改”試點典型縣、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連續8年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近年來,天長市積極推動農業農村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充分發揮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優勢,使全市鄉村振興的動力和活力顯著增強,助推了農民經營性收入快速遞增。 2021年,該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其中農民經營性凈收入10877.76元,占比43.2%。


種植戶正在收割芡實。

新街鎮王店村的玩具加工點里,農民王凱林正在指導工人生產。

天長市嘉禾農場主陳宏平(右三)正在指導農戶防治冬小麥病蟲害。

農民陸學生創辦養雞場,正在指導工人為雞欄消毒。

楊村鎮光華現代農業產業園學用示范基地。

打“培訓幫教”牌,為農民增收“充電賦能”

農業科技培訓“精準化”。秦欄鎮新華社區趙玉明,失去了強體力勞動能力,一時找不到適合的創收路子,去年春季, 鎮農技站舉辦稻蝦共作培訓班,他報名參加農業科技培訓。 市農業農村局培訓中心不僅引薦他參加稻蝦種養技能培訓 班,還幫他爭取到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流轉20畝水田,發展稻蝦共作產業,當年實現凈收入15萬元。兩年來,天長市累計為有需求的750家農業經濟實體和3500個農戶組織開辦了20個產業類別的培訓班220多期,參訓5300多人次。

專家送技上門“興產業”。為強化種植、養殖業兩大農業技術對口幫扶支援,天長市定期和不定期選派農技專家前往各地,與430多家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現場傳授技術技能。市農技專家多次前往汊澗鎮禾禾生態合作社進行跟蹤指導。該社不僅擴大規模走上富裕路,還帶動了當地11戶農戶季節性務工,人均年收入在9000元以上。

大戶幫帶爭做“領航員”。去年來,天長市千秋芡實經濟合作社種植32300畝芡實、養殖1300畝河蟹,理事長全玉海先富帶后富,主動結對幫帶,向當地120 多個種養殖戶傳授技能,動員大家跟他一起發展芡實等種養產業。在天長,有劉明文、張建昌、陳宏平等200多個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像全玉海一樣,領著農戶學,干給大家看。

打“創業興企”牌,農民創新創業“當老板”

農民創業當老板。2020年初,萬壽鎮忠孝村村民蔡峰林從揚州市箱包公司打工回鄉,由于掌握了箱包制作技術和銷售路子,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準備在家鄉創業,但苦于不會企業經營管理。就在他犯難的時候,天長市人社局與市科技創業孵化中心聯合舉辦農民創業培訓班,蔡峰林當即報名參訓,在萬壽鎮政府支持下,他創辦天長市喜旺箱包廠。經過近兩年摸爬滾打,他的小廠年生產規模已達110萬元,實現凈利潤30多萬元。像蔡峰林一樣自主創業的農民在該市還有很多,楊村鎮沂湖村村民舒新華創辦天長市新華模具加工廠,夫妻倆并肩作戰,年產值達到85萬元,年利潤25萬元,還帶動了4人就業。

2021年,天長市共有返鄉創業總人數1500余人,創辦企業等經濟實體880余個,吸納3.6萬余人就業,實現總產值12.8億元,其中吸引本土人才1800多名返鄉創業,吸納社會投資11.58億元。該市以秦欄電子、楊村模具、金集玩具、汊澗箱包等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實體呈“井噴式”發展。2021年,新增市場主體9800家,新增民營企業2681戶,民企總數達18801 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天長市號召全民創業,鼓勵、支持農民創辦實體經濟。去年以來,該市共組織開辦創業培訓班65期,培訓以農民為主體的920多人,其中絕大多數人獨立創辦了實體經濟。

打“綠色生態”牌,端牢生態增收“金飯碗”

共享“治水紅利”。銅城鎮治水,不僅讓河、湖、庫的水活起來,生態美起來,而且把治水與改善人居環境、服務當地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讓群眾共享“治水紅利”。王春祥是當地有名的“水產專業戶”,他聯合60余名村民承包8000多畝水面, 創辦種養殖合作社,投資芡實大市場,領著鄉親干得風生水起。近3年,合作社年營收均在1.2億元以上。

“美麗經濟”助增收。近年來,該市全面落實國營林業種植基地“百場興百業、百場帶百村”產業發展戰略,全力發展苗木、花卉、茶葉特色產業,不僅把林場裝扮得生機勃勃,格外美麗動人,還給周邊農戶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2021年,實現營收1000余萬元,同比增長28.5%。直接惠及周邊50余戶農戶和25戶脫貧戶,帶動周邊農戶就業3600人次。 “林下經濟”有奔頭。天長市堅持造林護林并重,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讓林農端牢“林產業飯碗”。金集鎮井亭村草廟山茶葉基地引進生態茶企,利用草廟山低矮林木資源, 建成林下生態茶園1500畝,安排100多名當地群眾就業,人 均日工資在160元以上。在林下經濟助力下,去年雖受疫情影響,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達25180元以上, 比上年增加3284元。

打“社會服務”牌,為農民增收“上保險”

“訂單農業”是天長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品牌。永豐鎮耕地面積近20萬畝,2019年全面推行“農業企業+合作社+ 種植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由25家合作社、37個家庭農場及70多個種糧大戶參與的天長市大地農業專業聯合社,實行“惠農服務”一條龍,開展統一耕、種、肥、防、收全環節服務,同步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各方收入。目前,全鎮5400多個農戶加入訂單種植行列。去年,全鎮發展“豐兩優香一號”“南粳 5055”、紫金糯等高檔優質水稻種植面積 12.8萬多畝,全部實行訂單種植,全年增收1500 萬元。

近年來,天長市豐倉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蘆龍農事服 務專業合作社、禾禾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等一大批農機、農事服務組織在發展“訂單農業”的同時,嘗試農機化全程代理服務,讓農戶真切地嘗到了種田大有“賺頭”。

打“特色種養”牌,農民增收奔出“好錢程

“一地兩用”糧蝦雙收。近年來,天長市強化“稻蝦共 作”產業規劃,因地制宜指導農民加強田間管理,降低種養風險。截至目前,該市共推廣了稻田綜合種養面積15萬 畝,成功創建了萬畝稻蝦共作示范基地,“稻蝦共作”給村民 每畝帶來3000多元收入。

芡實種植呈現新飛躍。天長市重點推廣“天芡一號”良 種芡實,良種覆蓋率超過75%,產出來的芡實果更加粒大、 飽滿,每畝產量可達500斤,收益3800元左右。去年全市芡實種植面積達 6.7萬畝,比 2020年增加 21.8%,產芡實34000噸。天長市是我省乃至全國最大的芡實種植、加 工、銷售和消費縣市,共有芡實專業合作社120家,以“百蕩湖”“千健”“湖珠”等為代表的注冊商標達25個,產品在全國各大中城市超市銷售,供不應求。目前,“天長龍崗芡 實”已是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實現“天長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零的突破。

“天長農民天生具有吃苦耐勞、聰明肯干優秀品質,加上得天獨厚地緣和人文優勢,以及歷屆黨委政府經濟富民政策引領,農民經營性收入快速增長,走出了一條農村改革促進 產業發展之路。”天長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宣金祥 魏玉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素健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小小芡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記者走進安徽“芡實之鄉”

芡實產業也是天長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核心特色產業。11月9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滁州天長市銅城鎮東部的龍崗社區。

海報|阜南縣:芡實等特色產業脫貧致富

老觀鄉芡實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形成了芡實種植、采摘、加工、儲存、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70%產品出口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余遠銷到廣東、福建等省份。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郎溪县| 会同县| 民和| 怀仁县| 景德镇市| 上饶市| 竹北市| 九寨沟县| 信丰县| 西城区| 湖口县| 托里县| 新民市| 武陟县| 天津市| 建平县| 龙游县| 平江县| 晋江市| 资源县| 江北区| 海丰县| 垦利县| 扬中市| 澎湖县| 成安县| 隆安县| 滨海县| 玉屏| 苍山县| 家居| 小金县| 大丰市| 会同县| 台湾省| 高青县| 洞口县| 民勤县| 西吉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