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壽縣宣傳部了解到,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將于1月13日試運行,該館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試運行后期,將適時接受社會觀眾線上限流預約參觀,擬于5月1日前正式開放。
項目在國家考古遺址范圍內
壽縣歷史悠久,古稱壽春、壽陽、壽州,歷史上州來國、蔡國、楚國、西漢淮南國、東漢阜陵國先后建都于此,屢為州郡,是豆腐發祥地、淝水之戰古戰場。公元前241年至223年楚國在此為都,延續了其800年王朝最后的19年。
壽縣博物館于1958年建館,是全省最早的博物館之一,珍藏文物藏品10000余件套,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30件套、三級以上文物2200余件套。楚金幣、漢八龍金帶扣、越王者旨于賜劍、羊首尊等皆為代表性藏品。壽縣博物館一直為全國重要博物館,2008年成為全國首批免費開放博物館,2009年成為國家二級館和4A景區。
據介紹,2015年6月,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推動下,壽縣乘勢而上,開始籌建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亦即壽縣博物館新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得到國家文物局充分肯定和支持。2016年11月,該項目正式獲省發改委批復立項,支持納入“十三五”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庫,并從省統籌資金中一次性補助項目資金1億元。2017年3月,國家文物局批準項目選址方案。2018年5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
按照省文旅廳提出的“落地壽縣、省級標準、國內特色”和國家一級館建設目標,項目位于壽縣新城區壽春城國家考古遺址范圍內,占地200畝,建筑面積15510平方米,概算投資3.2億元。
場館既有巍巍古風又具現代氣息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建筑設計充分挖掘古城元素,彰顯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建筑理念,通過“甕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融合現代院落和極簡主義設計手法,將博物館陳列展覽、文物收藏、開放服務、行政辦公等功能區域有機搭建,整個場館既有巍巍古風,又具現代氣息。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展陳內容包括《安徽楚文化》《壽縣文明史》兩個基本陳列和《壽春壽文化》專題陳列。安徽楚文化陳列主要包括立國江漢、東進江淮、徙都壽春、楚韻悠長四個單元,壽縣文明史陳列主要包括淮夷舊邦、兩漢壽春、秦晉紛爭、隋唐壽州、壽州之戰、宋清壽州、革命沃土七個單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博物館建設、展陳理念和現代技術設備,較好展示了安徽楚文化和壽縣歷史文化,是一座大中型的現代化、地方性綜合博物館。
試運行后期接受預約參觀
據了解,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將于2022年1月13日開館試運行。試運行期間,將對場館智能化、數字化、多媒體、消安防、展陳等系統進行聯調聯試,同時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對基本陳列布展項目進行專業驗收,廣泛征求意見,及時整改完善,確保開放運行的科學性、規范性。
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試運行前期不接受線上預約和現場預約。試運行后期,將適時接受社會觀眾線上限流預約參觀,擬于5月1日前正式開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