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全生產 消滅事故”,1月10日中午12時,隨著響亮的作業(yè)前開工號的喊起,記者隨同蚌埠工務段橋梁車間的15名作業(yè)人員一起,來到京滬線淮河老橋(又名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趁著沒有列車運行的“天窗時間”進行檢查養(yǎng)護作業(yè),為即將到來的春運保駕護航。
工作前會議
京滬上行線百年淮河老橋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大橋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車。由9孔跨徑62.8米的下承式桁梁組成,為長587米的單車道大橋,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是連通我國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動脈,是津浦線上僅次于黃河鐵路橋的第二大橋,也是我國現(xiàn)存較好的鐵路大鐵橋,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作業(yè)場地
蚌埠工務段橋梁車間王偉主任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這是今年首次對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橋梁設備進行檢查,相當于給這個“國保”進行一次新年體檢,通過軌距水平檢測組、螺栓復擰組、除銹油漆組等部門的協(xié)同工作,完成一次保養(yǎng)維修,提高安全儲備,確保車輛安全通過。
更換螺絲
記者了解到,淮河大鐵橋上有近4800個螺栓,螺栓就像是人體的關節(jié),支撐著橋梁連接南北交通脈絡,隨著列車密度增大,螺栓受力后容易松動,檢查螺栓容不得半點馬虎,在作業(yè)現(xiàn)場,橋梁車間的工人師傅們手持檢查錘、扳手,分別在橋枕兩側進行螺栓檢查,時而俯下身子,時而彎腰半跪,小心翼翼地敲擊每一處螺栓。“鉤螺栓是保障橋枕和鋼梁連接牢固的關節(jié)環(huán)節(jié),日曬雨淋、受外力影響均會導致螺栓松動,給橋梁穩(wěn)定性帶來一定影響。”蚌埠橋梁養(yǎng)修工區(qū)副工長付文波說,發(fā)現(xiàn)有螺栓松動,將舊鉤螺栓從橋枕下抽出,換上新鉤螺栓,每名檢查人員需要打起百分百精神進行每一次檢查,做到眼到、錘到、心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整治。
檢測作業(yè)
記者同時了解到,針對淮河河面上大型船只多、速度快的情況,該段安裝了橋梁智能防護系統(tǒng),通過激光限高探測傳感器來檢測船舶是否超高,一旦探測到超高船舶,就會發(fā)出聲、光報警警告,并自動拍攝錄像同步傳送至車間、段視頻終端,有效保障橋梁設備安全。
刷涂枕木柏油
“把傳統(tǒng)的養(yǎng)修方式和先進的科技手段有機結合,全方位加強大橋的設備養(yǎng)護及保護管理,為即將到來的春運做好運力儲備。”王偉主任介紹說。
金辰 許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