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一萬多元交通事故賠償款,拖欠了20多年一直未支付。宣城市宣州區人民法院執行干警鍥而不舍的努力下,終于成功執結了這起長達20多年的積案。
2000年4月,王某因交通肇事致彭某、張某之女死亡一案,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兩年。后在法院的主持下,王某同交通事故死者父母達成民事調解協議:賠償死者死亡補償費等各項損失共計3.6萬元。然王某支付2萬元后,剩余1.6萬元賠償款遲遲未支付。彭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后,執行法官多次聯系被執行人王某履行義務,然因王某家庭非常貧困且在服刑無經濟收入來源,案件執行一度無法推進。
后王某竟玩起了失蹤,企圖躲避生效判決所確定的義務,然而執行法官從未放棄關注和查找被執行人王某的下落及其財產線索。20年來,承辦該案的執行法官換了一任又一任。但歷任執行法官接過執行接力棒,對此案的執行工作始終不離不棄,不定期通過線上網絡查控和線下傳統調查的方式關注著被執行人王某的動向及財產狀況,遺憾的是一直未果。
2021年8月,申請人彭某再次聯系執行法官告知其身患重病急需醫療費。執行法官迅即趕到王某家中,王某家中依然大門緊閉,恰巧碰到其弟弟正在整修房屋,在執行干警多番勸導下,終于通過其弟聯系到王某。然被執行人王某辯稱,其早已將剩余賠償款交給擔保人,并委托擔保人交付于申請人。因王某無法提供憑證證明已將剩余1.7萬賠償款交付于申請人,后在執行法官的釋法明理下,最終王某同意于幾天后將剩余賠償款一次性交付于申請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9月15日從宣州區人民法院了解到,王某已經將1.7萬賠償款交付給申請人。至此,這筆拖了20余年的賠償款終于付清。
李木遠 王麗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許大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