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眼看著即將收獲的玉米被野豬糟蹋,安慶太湖縣小池鎮小池村的農民與種植大戶欲哭無淚。
“野豬成了‘耕田機’、‘翻土機’,連空地都會用鼻子拱得翻過來。”面對野豬對玉米地的侵擾,小池村一些村民束手無策。
野豬具有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的特性。由于地里的莊稼遭到野豬肆虐,小池村一些村民只能用制作稻草人、敲鑼打鼓、高音喇叭的方式進行恐嚇。
但久而久之,這些土辦法所起的作用也不大,禍患依舊存在。“野豬非常聰明,土辦法只能夠‘騙’它一會兒。”7月5日,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最無奈的時候,只能選擇日夜派人田地里守著莊稼。
“農民辛苦一年,野豬一晚就毀完。”據了解,早在2020年11月,太湖縣委辦公室在處理村民反映“野豬泛濫,糟蹋農作物”問題時就回復稱,公安部門對槍支管理非常嚴格,使用槍支進行零星的獵捕不具備條件,只有當種群數量過大時,經過評估相關部門方可組織專業狩獵隊伍進行獵捕。但該縣目前野豬種群數量還沒有達到需要組織獵捕的程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唐恒鋼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