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留言建議“在公共場合宣傳當地名人,讓普通市民學有榜樣、行有示范”。安徽省委宣傳部回復稱,當前,全省上下正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我們將認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具體如下:
網友:安徽16市可否試點,率先在公共場合宣傳當地出的名人,從古代到現在的名人名事,對省內各城市或國家有功的名人,讓他們有一席之地露露臉,讓市民更有正確價值觀,和學習的榜樣,活著的,我們膜拜學習,不在世的,后世人也不會忘記,也會永遠銘記前人的功勞,在城市歷史的發展的軌道上,留下濃重一筆,體現安徽的格局情懷,更加有愛。
安徽省委宣傳部回復:
您通過人民網留言關于“在公共場合宣傳當地名人,讓普通市民學有榜樣、行有示范”的建議收悉,您的意見很好,感謝對宣傳教育工作的關心。
榜樣是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具有示范引領、化風成俗的強大感召力。近年來,我省圍繞宣傳歷史文化名人、先進模范典型、群眾身邊好人、學雷鋒志愿標兵等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抓宣傳報道,通過全省各級各類媒體常態化開設《榜樣》等專題專欄,推出“時代楷模”高思杰、張劼、郝井文、李夏,“最美奮斗者”葉連平、金玉琴、陳賢等一大批各行各業先進典型,產生廣泛社會影響,推動典型成“名人”。二是抓平臺載體,建成運營“安徽名人館”“安徽好人館”,創辦“安徽文明網”“安徽好人網”,在全省16個地市和大部分縣市區博物館、各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場所,專門開設展區展位宣傳歷史文化名人和時代楷模、身邊好人等。三是抓學習實踐,各地結合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城市建設規劃等,在廣大城鄉通過雕塑、文化展覽、景區建設、閱報欄、廣場大屏等,宣傳介紹歷史文化名人、弘揚時代楷模精神、學做身邊好人。
當前,全省上下正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我們將認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再次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支持,歡迎您多提寶貴意見建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許大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