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慶市大觀區榮升街菜市場附近的孝子坊街, 有一處叫濮家老屋的百年老宅。1923年冬,安 徽省第一個城市黨組織——中共安慶支部在這里成立,安徽的革命曙光自此升起。
濮家老屋現狀。
開啟安徽革命先聲
安慶是千年古都、百年省會,在清末民初,一直是安徽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五四運動之前,安慶人民就進行過艱苦的探索和不屈的斗爭。
1902年和1903年,陳獨秀藏書樓演說開啟了安徽革命的先聲;1908年,熊成基馬炮營起義更是“啟武昌革命之先聲”;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青年學生組織成立安徽全省學生聯合會(簡稱省學聯)開展反帝愛國運動,同封建軍閥軍政當局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
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以救國救民、改造社會為己任,又發起了改進安徽政治和革新教育運動。
為什么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成立會議在安慶召開?為什么成立會議在1923年冬召開?安慶作為當時的省會,“省會的優勢、革命的先聲、馬列主義在安慶的
廣泛傳播,以及陳獨秀的推動幾種因素共同作用使之成為必然。”中共安慶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宣傳教育科副科長光明說。
革命曙光冉冉升起
1921年4月,安慶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1923年冬,安慶地方團員人數已發展四五十人左右。當時陳獨秀寫信給柯慶施,指示可在安慶建黨。隨即,柯慶施在濮家老屋組織召開安慶建黨工作會議,王步文、濮德治、許繼慎、楊溥泉、濮德毅、彭干臣、高永春、姚光鼐、王同榮等10人參加。至此,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安慶支部正式成立,這也是安徽省境內最早建立的城市黨組織。此后,安徽境內的黨組織猶如星星之火在江淮大地上漸成燎原之勢。
據史料記載,濮家老屋除了十分僻靜外,前門位于孝子坊,后門通另一條街,一拐彎就是北門,如果前門有動靜,可以及時從后門出去。更重要的是一般人不知道這座房子的后門在什么地方,作為會址十分安全。
有了黨組織的依靠,黨的各項工作也隨之在安慶如火如荼地展開。中共安慶支部不僅組織黨團員學習革命理論,領導和開展學生運動,還先后派出黨員分別到鷺鷥橋造幣廠、甲工學校附設織布廠、玉虹門外廣昌發號曬布場和招商局碼頭工人中開辦工人夜校,開展工人運動。
1924年初,因局勢惡化,黨員被迫轉移,組織活動處于停頓狀態。1925年5月,中共中央派人來安慶恢復黨組織。1926年1月成立中共安慶特支。1926年5月,成立中共安徽地委。
瞻仰人群絡繹不絕
濮家老屋,從此成為中共安徽黨組織的起跑點。此后,在復雜、艱難、曲折的革命斗爭中,安慶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并向周邊地區延伸。在安慶入黨入團的仁人志士成為奔赴全國各地的播火者,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濮家老屋,作為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陳列館,2016年開始修繕,2019年8月重新對外開放,現在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課堂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中共安慶建黨會議舊址陳列館主任何翔說,每年“七一”前后,一些社區、學校、志愿者團體都會組織人員到這里瞻仰革命志士的風采,還有一些外地社會團體也會來這里接受紅色教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