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色澤金黃、噴香酥脆的油條是很多市民必不可少的一道早餐,然而,有些商販為了增加油條的口感和賣相,別有用心地加入過量添加劑,給廣大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損害。近期,淮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罐頭、餐飲食品等食品47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不合格油條樣品5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指標問題。
標稱濉溪縣城南李紅旗早點店生產銷售的油條,其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公眾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標稱濉溪縣城南董榮小吃店生產銷售的油條,其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公眾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標稱濉溪縣開發區杭州小籠包店生產銷售的油條,其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公眾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標稱濉溪縣開發區陳記千里香餛飩店生產銷售的油條,其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公眾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標稱濉溪縣道西小吃部生產銷售的油條,其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公眾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淮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已督促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核查處置并向社會公布處置結果。
油條為什么會鋁超標?因為油條中加了明礬,明礬在食品加工工藝中是傳統的食品改良和膨松劑,生產者為了增加油條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量使用,長期或大量食用可導致鋁中毒,會危害到身體健康。
如何辨別“明礬油條”?首先可以聞味,趁油條還熱的時候,掰開油條,用鼻子大力地吸幾口,如果感到特別刺鼻(堿面味),就證明正在吃的油條存在嚴重的明礬超標問題。第二,觀色。油條膨脹得很大,顏色油黃,黃得發白,看起來非常好看甚至過分好看,這種油條往往也添加了明礬。第三,看變化。油條剛出鍋時胖嘟嘟的,可是帶回家后從袋子里拿出來,發現油條明顯瘦身了,癟癟的,吃起來還韌性特別大,那也可能是添加了明礬。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星級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