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如今到飯店吃飯,消費者拿著菜單點餐,服務員一個個記下的情況越來越少,掃碼點餐這一已經不算新鮮的方式,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店里。打開手機上的APP,對著餐桌上貼著的二維碼掃一掃,關注相關的公眾號,或者進入某個小程序,就能看到菜單,再直接通過手機點餐。然而,新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催生了顧慮,筑起了壁壘。
近日,在一些地方,有餐飲店因只能用手機掃碼點餐引發爭議。吃飯一定要帶著手機嗎?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人怎么點餐?掃碼點餐關注的公眾號、授權的小程序是否會泄漏個人隱私?
為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1月8日走訪了宣城市區的一些餐飲店。在宣城市區某大型商場,餐飲店大部分集中在四樓。在臨近中餐的時間,記者走訪一些餐飲店發現,幾乎每一家的餐桌上都貼著掃碼點餐的二維碼。服務員告訴記者,掃碼點餐對于顧客和商家來說都更加方便,手機上點餐能夠清楚的看到每一道菜的文字和圖片介紹,甚至還能知道這道菜還剩幾份,顧客能夠快速下單,不用等忙碌的服務員一桌桌記錄后再一個個錄入。
記者掃了幾家店的點餐二維碼發現,有的是需要關注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里進行操作;有的則是在掃碼后收到了提醒,需要授權某一個小程序,再進行下一步操作。記者走訪的餐飲店都表示,除了掃碼點餐外,顧客也可以通過紙質菜單來點菜,記者沒有發現只能掃碼點餐的餐飲店。
記者在商場里采訪了幾位來就餐的市民,大部分都認為掃碼點餐確實比較方便,但希望飯店還是能同時用菜單點餐。也有市民表示,掃碼點餐關注飯店的微信公眾號后,可能以后會經常收到廣告信息,造成困擾。也有市民擔心,關注的微信號或者授權的小程序是否會手機自己的個人信息,并造成信息泄露。
“我們目前還沒有接到過餐飲單位強制消費者掃碼點餐的投訴。”宣城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王祥云1月8日告訴記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她表示,掃碼點餐和菜單點餐就如同手機支付和現金支付一樣,餐飲單位應該提供給消費者不同的選擇,讓消費者選擇自己覺得更便捷的方式。若餐飲單位強制要求消費者掃碼點餐,王祥云表示,消費者有權拒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