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推進高中階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高等教育階段,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安徽省政府發布《實施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更加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同時,明確每年5月第2周設為全省“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
德育:
建設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系統
《工作方案》提出,全面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備課、教學、培訓一體化機制建設。建設一批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同城聯盟,建立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教科研機制,依托學校等建立大中小學德育發展研究中心。
開足開好心理健康課程,研制全省大中小學心理危機干預指導手冊。成立省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依托高校建立省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形成高質量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體系。分批分期建設省、市、縣(含市、區,下同)、校四級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系統,加強心理咨詢輔導服務,做細做實日常預警防控。
到2022年底前,按規定配齊高校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引導高素質教師擔任班主任;完善班主任激勵機制,將班主任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聘任、獎勵和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提高班主任待遇。建設一批省級名班主任工作室,開展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定期遴選一批省級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年度十佳班主任。
智育:
推進高中階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
我省將認真落實“雙減”政策,實施幼小銜接、小初銜接行動計劃,落實“零起點”教學。加強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實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中小學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為推進高等教育質量提升,我省將加快一流學科專業和高水平大學建設。抓好高峰學科建設五年規劃(2020—2024年)落實,優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加快形成與我省創新發展格局、產業發展導向相匹配的學科專業體系。深化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
建設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牽頭研制出臺長三角地區基礎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成立課程改革專家咨詢委員會、教材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科專家指導組。推進高中階段招生制度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完善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制度和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扎實推進“五大行動”實驗區遴選和高校分類評價。
體教融合:
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
根據《工作方案》,我省將嚴格落實學校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逐步增加課時,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不得擠占體育課,高等教育階段學校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幫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推進高校公共體育教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推進體育鍛煉家校共育,鼓勵家長引導孩子進行校外體育活動,保障中小學生每天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各1小時。
圍繞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完善校內比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省、市、縣、校四級體育賽事體系。創建一批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等集體球類項目,積極推廣冰雪運動。
常態化開展學生體質監測,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檔案,將體育科目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高等教育階段學生體質健康達標、修滿體育學分方可畢業。抓好青少年肥胖、近視防控,降低學生肥胖發生率,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省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實施體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配齊配強中小學專職體育教師,設立專(兼)職教練員崗位,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擔任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建設一批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基地,組織開展體育教師輪訓。
美育:
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據悉,我省還將深化美育教學改革,明確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完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推廣面向全體學生的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法、繪畫等藝術教育。鼓勵學校與社會公共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合作開設美育課程。
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展演機制,每三年分別舉辦一次省級大學生和中小學生綜合性藝術展演,各地各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藝術展演或藝術專項展示,鼓勵舉辦跨校、跨區域藝術展演交流活動。舉辦全省中學生戲劇節、職教校企文化藝術節、大學生電影節等活動,推動高雅藝術、戲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進校園。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高等教育階段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
實施美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大中小學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師。鼓勵優秀文藝工作者到學校兼任美育教師。建立美育薄弱學校幫扶機制,支持高校開展美育浸潤行動計劃,推動實施藝術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
勞動促進:
每年5月第2周設為全省“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
《工作方案》提出,開齊開足開好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占和挪用勞動課程教學和勞動實踐時間。豐富勞動教育資源,建設分學段、分專題的勞動教育資源包,組織編寫中小學勞動實踐指導手冊,組織職業院校編寫專題讀本,指導高校開發創新創業專題讀本。
鼓勵孩子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把勞動教育納入“家長學校”指導內容。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將每年5月第2周設為全省“學生勞動教育宣傳周”,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開展專題勞動實踐,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
建立以縣為主、政府統籌規劃配置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勞動教育資源的機制,加快實現縣級中小學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全覆蓋。多渠道拓展實踐場所,遴選一批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各地、各普通高校要成立勞動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設立勞動教育專題研究項目。建立健全勞動教育教師工作考核體系,分類完善評價標準。在職務評定和崗位晉升工作中將勞動教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