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岳西縣一直將產業振興作為一項重點抓手,樹牢生態、融合、經營、全域“四個理念”,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地方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
“十大產業”打下脫貧基礎
由于歷史、自然等因素,岳西縣曾是安徽省以及大別山區29 個國家級貧困縣中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縣份之一。
岳西縣耕地面積22.9 萬畝,其中海拔600 米以上的耕地占60%以上。高山區夏季溫涼的氣候,不適宜水稻生長,易發生“青封災”,種糧往往是“種一坡、收一鍋”,以前,當地農民經常食不飽腹。“時值九月冷異常,紅薯野菜當細糧”是當時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
2016 年2 月,岳西縣委、縣政府首次提出茶葉、蠶桑、蔬菜、林藥、養殖、構樹、旅游、勞務、電商、光伏等“十大產業”扶貧,為脫貧增收打下堅實基礎。2018 年,岳西縣脫貧摘帽,成為安徽省首個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立足特色,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岳西縣一直將產業振興作為一項重點抓手,樹牢生態、融合、經營、全域“四個理念”,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地方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
岳西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綠色資源豐富。如何保護好優越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成為產業振興的首要問題。岳西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嚴格落實各項生態規劃,配套出臺數個相關政策文件,大力發展全域有機產業,對農作物進行有機化管理,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同時,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通過出臺促進現代農業綠色發展若干政策,加大縣級財政的資金扶持力度,并實施以獎代補激勵政策。
鄉村振興必須讓經濟發展起來,實現產業興旺。岳西縣為此突破“鄉村的產業就是農業”以及“農業的功能就是提高農產品”的傳統思維模式,著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岳西堅持做優一產,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長三角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為平臺,推動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帶動農產品精細加工業發展,提升附加值,建成茶葉、桑枝木耳、中藥材等深加工基地,同時依托產業資源,打造觀光、休閑、采摘農業。
通過延伸產業鏈,岳西圍繞茶葉品牌化、蠶桑智能化、蔬菜品質化、養殖生態化、果藥特色化建設全產業鏈條;通過打通供應鏈,岳西全面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服務體系、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以及交通和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行“電商+生產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電商經營主體、專業合作社與農戶形成穩定利益共享機制;通過提升價值鏈,將綠水青山當作“第四產業”來經營,設立10 億元產業引導基金,聚力發展大健康、大數據、大旅游三大首位產業。
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
“十四五”期間,岳西計劃實施新型城鎮化“兩環兩擴三區一體”工程,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完善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推動城鄉區域融合發展,構建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打造城鄉一體、三生融合的美麗岳西。
除此之外,岳西縣近年來還圍繞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堅持招大引強,積極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行動。持續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試點,加強“空殼社”清理整頓工作。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培育一批機耕機種機收、機剪機采、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021 年,岳西縣每個鄉鎮至少培育1 家以水稻、茶葉、高山蔬菜等為主,服務范圍較大、效果較好的示范服務組織。大力培育農村產業致富帶頭人,汲取“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模式優秀經驗,發揮帶動效應,促進就業增收。
全域發展是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岳西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縣域主導產業,積極整合每家每戶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發揮規模效應,創建“一村一品”“一鎮一品”。岳西縣堅持以一個主導產業帶動全域發展。全縣突出做大做強茶、桑、菜、養殖、旅游等五大產業,在每一個產業上拓展延伸全產業鏈,筑牢產業鏈根基,從而實現特色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發揮利益聯結效應,提高農業特色產業抵抗自然風險、市場風險、社會風險的能力。
儲方彬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