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應急管理廳網消息:11月18日,我省召開汲取馬鞍山“11·15”等事故教訓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約談會,深刻剖析問題根源,堅決整改風險隱患,堅決扭轉被動局面,全力維護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馬鞍山、宿州、阜陽等市、廬江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分別作檢討發言。會議以視頻形式開至全省各市、縣及相關部門。
會議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從事故慘痛教訓中受到警醒警示。馬鞍山“11.15”等近期省內發生的多起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單位隱患整治、源頭管理、秩序管控、警示宣傳、預警預防等工作存在短板,教訓慘痛,必須深刻汲取,警鐘長鳴、警報長響,舉一反三、堅決整改。
會議強調,入冬以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到了最緊要關頭、最關鍵時期、最吃勁階段面臨著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隱患突出、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力、拼車包車超員載客違法行為屢禁不絕、極端惡劣天氣多發頻發等突出風險。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切實繃緊思想之弦,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樹立“人命關天、責任如山,事故可防、事在人為,有責必盡、執法必嚴,科技強安、機制保安,專群結合、協同共治”公共安全管理理念,強力施策、靶向發力,堅決遏制事故多發高發態勢,堅決守住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的底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會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堅決扭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被動局面。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將事故教訓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壓力和動力,聚焦“減量控大”目標,嚴實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項措施落實。具體做到“五個最”:
——要以“最實舉措”清剿安全隱患,全力防患未然。嚴查嚴處“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農村“兩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緊盯“兩客一危一貨”等重點車輛檢驗率、報廢率,嚴格落實監銷責任;對轄區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長下坡等危險路段以及事故多發路段進行逐一排查,強力推動問題隱患的整改治理;采取隨機抽查、突擊檢查、反復督查等方式,加強對集中用工企業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
——要以“最高警戒”應對惡劣天氣,搶抓工作主動。及早啟動突發事件、惡劣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強化高速公路視頻監控中團霧監測預警“兩個系統”拓展應用,切實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聯動實施交通管制,細化事故快速救援清障預案;全面落實高速公路“一路三方”聯勤聯動機制,加強路面聯合巡邏防控和應急響應處置,有效應對惡劣氣象天氣,既要保暢通、更要保安全。
——要以“最強合力”構筑安全防線,夯實安全根基。各級安委會、聯席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推動落實屬地政府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措施;公安、銀保監、交通運輸等部門要繼續大力推動落實“一長兩站兩員”機制,著力補齊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短板;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等部門要全面摸排、及時掌握農村務工人員“點對點”包車出行信息,嚴禁超員載客、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要加強對拼車包車非法營運的規律分析,集中查處一批非法營運典型案例;市場監管要督促機動車檢驗機構依法依規履行車輛安全性能檢驗責任,嚴格查處弄虛作假行為;各級聯席會議要依托“122”交通安全日宣傳活動,廣泛開展發動宣傳警示提醒,引導群眾做到合理出行、文明出行、守法出行、安全出行。
——要以“最優機制”做好應急救援,竭力拯救生命。各市、縣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牽頭、公安、衛健、應急、消防救援、交通運輸、銀保監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傷員救治機制,開展應急救援、傷員救治實戰演練,千方百計提升應急救援響應速度、提高傷員救治能力水平。一旦發生事故,公安交警部門要加大對救援、救護車輛優先通行的保障力度,暢通事故救援、傷員救治綠色通道;衛健部門調集最優質的醫療團隊和醫療資源,按照“一傷一組、一人一策”,提供精準治療方案,努力提高事故救援、傷員救治效率,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死亡人數、壓減“事故后遺癥”;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和清障救援單位要迅速調配設備和人員,迅速清理現場,打通救援、救治通道。
——要以“最嚴要求”擰緊責任鏈條,確保擔責盡責。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一把手”親自部署、親自督辦、親自指揮,對發生重大敏感案事件的以及因工作落實不到位、不擔當、不盡責導致底線失守的,要在全面深入開展事故調查的基礎上,立即啟動“一事雙查”機制,對于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鼓勵群眾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特別要重點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通報警示教育工作,切實做到“一地出事故、全省受警示”。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