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筑就百年路 開啟新征途”安徽省第五屆公路攝影大賽深入基層走進黃山,所經過的國省道干線,縣鄉公路都是路面整潔,路肩平整,邊溝暢通,線型順直,與周邊的環境和諧一致,為美景添色加分,讓游人走得心情舒暢。黃山市的公路人是怎么做到的?
檢測太平湖大橋。王巖 /攝
從潛口到呈坎的旅游公路,凈潔的瀝青路面,彩色的標線,在湛藍的天空下,格外引人關注。從歙縣南源口雙橋到深渡鎮的江邊公路,就是著名的新安畫廊公路,優良的路況為這里的美景增色加分。
潛口至呈坎的旅游公路暢安舒美。李斌/攝
據黃山公路管理服務中心介紹,這只是黃山市公路路況優良的一個縮影,該市境內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好路率一直保持在優良以上,穩居全省前列。他們的做法是,一直致力于日常養護的精細化,小修作業專業化和養護工程規范化。
黃山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歙縣分中心管理養護境內一條國道,三條省道,共計總里程132余公里。該中心主任汪勝鋒介紹了他們是如何精細化養護的。
首先是養護項目融入精細化。近三年來,他們針對各條線路的具體情況,陸續實施了路面改善、大中修、災害防治、公路安全生命防護等6個項目,共投入資金1億多元,有效改善了管養道路的技術狀況和通行環境。
其次是養護管理精細化。主要是養護道班每天巡查,分中心相關科室每周全路段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處理;按養護規范每月進行一次考核。總結養護狀況及不足之處,分析原因,制定解決辦法,落實改善措施。
路面整潔、線型順直的黃山景區公路。韓琦富/攝
第三是日常養護精細化。主要是加強養護巡查,及時發現病害、污染等問題并處理,保持路基、路面平整、清潔。保持路肩無堆積,綠化及時修剪、補綠增綠,沿線設施完好,保持路容路貌及環境整潔美觀。定期對沿線公路設施進行維護,對標志標識牌進行維護和遮擋清理,保持公路“碑、樁”及護欄等完好、清晰。對沿線橋涵等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和制定方案處置。養護作業要著裝規范,文明施工,確保安全。
最后是季節性養護突出精細化。每年汛期前開展“清溝疏涵突擊月”競賽,全面提升公路設施的抗災能力,確保公路安全度汛。歙縣管養的省道山區越嶺路段多,海拔較高,冬季冰雪惡劣天氣對通行影響極大。該中心每年11月就著手準備物資和工具,隨時應對突發狀況,把惡劣天氣對公路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公路安全暢通,為居民和游客出行保駕護航。
黃山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黃山區分中心擔負境內(不含湯口鎮、黃山風景區)的國省道和重要縣道建設、管理、養護工作,管養里程177余公里。該中心為提高公路的暢通能力、美觀度、抗災能力,提升服務水平,進行規范化養護。主要做法是:
養護工人在刷白行道樹。
一是加強職工教育培訓,每年舉辦養護技能技術規范、技能實操培訓,為規范化養護打下堅實基礎;二是按照市中心養護目標,年初科學制定養護工作計劃,加強巡查監管,確保規范化作業得以切實實施;三是規范橋隧養護管理,加強橋隧安全設施照明設施的檢查維護,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四是根據季節成立相應的應急隊伍,全力做好應急搶險、公路保通保暢;五是注重環境保護,堅持每天開展公路巡查和清掃保潔工作,確保公路揚塵有效控制,同時在養護作業中,對廢料、棄渣進行規范處置,最大限度減少養護施工對環境的污染。
黃山分中心還高標準打造了G205、G530等文明示范公路,并以醉美218、環太平湖、名山秀水旅游風景道,結合公路停車服務區建設,包含休閑長廊、便民服務、休憩區、公廁等服務場地設施,打造自駕經典旅游線路,達到了“路面整潔,路肩平整,邊溝暢通、線型順直,安全暢通,環境綠化美化”的目標。
王雯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大鵬 江振煥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