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省黨代表、亳州市譙城區委書記、區長周霄表示,聆聽、學習黨代會報告,總的感覺是“眼中更有光,心里更有底,腳下更有力”。
眼中更有光,是因為黨代會的報告通篇閃耀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義思想的熠熠光芒;銘刻著總書記五年兩次考察安徽的諄諄教誨;記載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實施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為安徽筑勢賦能的殷殷關懷。正如報告所說,未來五年,只要我們繼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走好趕考路,奮進新征程。
心里更有底,是因為正如報告總結,安徽這五年,奮勇蝶變、華麗轉身,能級位勢今非昔比,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我一直相信,現代文明、產業轉移會像季風一樣,從沿海登陸,向內陸席卷,梯次蔓延。未來五年,我們一定會在新一屆省委的領導下,乘風而行、順勢而為,只爭朝夕、埋頭苦干,全面實現“五個安徽”的壯美畫卷。
腳下更有力,是因為報告以“十個堅定不移”對全省各地、各領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這是新一屆省委承前啟后、集思廣益、務實創新、精細謀劃的結果,是省委完整、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結果。既有戰略謀劃,又有戰術設計。既提了戰法,又講了打法,還教了手法,讓大家明白了要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必將引領全省黨員干部在未來的五年扎實務實踏實,大干快干苦干。
報告提出,推動中醫藥“北華佗、南新安”創新性發展,支持亳州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這讓我們亳州的代表心頭一熱、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譙城是亳州唯一的市轄區,作為“世界中醫藥”之都的核心區,近年來立足優勢產業,找準發展定位,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全省推動皖北地區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機遇,經濟社會保持穩中向好態勢。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7.5億,增長14.3%,在皖北35個縣區中總量第二、增速第一。醫藥制造、戰新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7.9%、39.4%,中醫藥產業的貢獻率和首位度不斷凸顯。圍繞做大做強,做寬做長中醫藥產業,突出抓了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創新驅動。通過“檢測、研發、園區、轉化”四位一體驅動發展。現有國家級中藥檢測中心1家,國家地方聯建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譙城經開區現代中藥產業是全省首批戰新產業基地。出口中藥材檢測中心實驗室獲省內唯一CNAS認證。華佗國藥救心丸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濟人藥業疏風解毒膠囊獲國家發明專利金獎、列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四版到八版推薦用藥,二次開發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二是突出轉型升級。借助市場力量,強化政策引導,啟動騰籠換鳥、做大做強頭雁,推動傳統中藥飲片向配方顆粒、中成藥大健康產品轉變。1-9月份,規模以上中醫藥制造業完成產值177.3億元,同比增長26.4%。
三是突出政策引導。引入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轉化平臺,出臺《支持藥品研發及生產經營若干政策》等,發展醫藥總部經濟,加快品種轉移落地,單品種研發扶持最高達1.2億元,品種引進費用補貼近50%,今年已簽定國外獨家代理品種20個,在研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30個。三期創新藥2個,獲中成藥注冊批件轉移品種8個,正在辦理持有人轉移品種338個。
四是突出招大引強。全力以重大項目增量調整產業結構。設立成藥、中藥飲片、大健康等7個產業鏈工作組,完善產業圖譜,推進全員招商。今年以來,新簽約醫藥項目29個,總投資106億元。出臺《招才引智實施辦法》,創新方式引進名老中醫、專家教授100余名,人才團隊20個。
五是突出擴大開放。主動對標滬蘇浙。承接產業轉移、共享創新資源、拓展通關渠道,實現錯位發展。加強與日韓、歐美標準對接。獲批全市唯一保稅倉牌照,籌建進口藥品藥材保稅倉和中印醫藥產業園。申報藥材香料口岸,300多個中藥飲片品種銷往20余個國家和地區,中藥配方顆粒率先搶占歐盟、東盟市場。
六是突出質量為先。大力推進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創建國家級中藥材農業產業示范園;加快建設中醫藥全產業鏈質量追溯服務平臺。四大亳藥全部入選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獲批“三品一標”認證205個(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引進培育第三方檢測機構5家,提升藥業自檢能力,確保藥品質量安全。
七是突出三產融合。注重依托道地藥材主產區、飲片加工核心區、藥材交易集散地的定位,推進工帶農、商促工,個轉企、小升規,發揮資源整合乘數效應。2020年中醫藥產業總產值突破1150億元。全區種植中藥材85萬畝。建成國家、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3家,建成亳藥花海、芍花養生小鎮等休閑康養旅游目的地。藥業工業企業達110家,其中全國百強醫藥企業25家。
八是突出延伸鏈條。改擴建中國花茶基地,新建花茶與大健康產業加速器、香辛料與養生食品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全區現有花草茶暨大健康企業620家,占全國產能的70%。2020年行業包裹寄遞量達7000萬件,今年可突破1.2億件,產值達80億元;以中藥材中67種調味品為主體,形成了年交易額70億元的香料產業,進而帶動辣椒種植20多萬畝。計劃“十四五”時期,推動辣椒種植達到40萬畝,香料交易超500億元,花茶產值達到200億元。
九是突出優化環境。堅持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常態化召開座談會、早餐會,建立12個行業、園區政企服務微信群,建立企業隨時反映問題,主管部門4小時認領,48小時反饋的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于自身有什么,別人缺什么,市場要什么,未來成什么,繼續聚焦主導產業,做強實體經濟,優化產業生態,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忠誠盡職,奮勇爭先,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更多的“譙城貢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