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月26日晚,涇縣中學在學校大禮堂隆重舉行首屆“傅寰獎助學金”發放儀式,共74名學生受到獎勵或資助。
儀式上,涇縣中學黨委副書記許小江宣讀了評選文件,強調本次評選根據《涇縣中學傅寰獎助學金管理章程》相關規定,經校黨委會研定,并報捐贈方同意,公示無異議,確定楊亞軍等54名同學作為2020-2021學年“傅寰獎學金”獎勵對象,李車揚等20名同學作為2020-2021學年“傅寰助學金”資助對象。
發放儀式。
出席儀式的領導為受獎助學金的學生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鼓勵大家珍惜榮譽,常懷感恩,戒驕戒躁,再創佳績,并號召全體同學以他們為榜樣,刻苦學習,奮力拼搏,爭先進位,立志成才,爭做新時代優秀中學生。
受表彰學生代表、高三(1)班查雨姝同學在發言中表達了真誠的感恩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獲得傅寰獎學金是對自身努力的一種肯定和激勵,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她將會一如既往地不斷努力,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去對待每一件事,不辜負傅寰老人及學校的殷切希望。
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涇縣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永生在講話中,代表學校及全體師生向受到獎勵資助的同學,特別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理想大學的大學新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其強調,獎助學金承載著傅寰老人對曾經養育她、呵護她的革命老區的深厚情意和永存心間的紅色記憶,更是傅寰老人情系老區、心懷學子的大愛情懷!這筆跨越時空的捐贈見證了80年來軍民魚水情,見證了革命軍人后代和革命老區人民的血脈相聯!“傅寰獎助學基金”的設立,在涇縣中學獎學助學工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她不僅是對學子的物質鼓勵,更是一種精神的力量。
王永生校長希望全校上下要心懷感恩,以“涓滴之水”回報社會,全體同學要砥礪奮進,以“天生我才”奮起直追,全體老師要樂教善教,以“涇中情懷”培育英才。
活動現場。
最后,王永生校長代表涇縣中學莊重承諾:切實加強管理,嚴格選拔程序,做到公開透明,發揮好其教育引領激勵學生成長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教育教學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高考升學率,為祖國培養更多優秀學子,決不辜負傅寰老人的濃濃真情和真真愛心;作為涇中老師,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學習,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祖國培育更多的新時代優秀青年和棟梁之才;作為涇中學子,要飲水思源,薪火賡續,要以此為契機,用知識武裝頭腦,用智慧改變命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成才,奮斗進取,傳承愛心,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回報傅寰老人及她的家人們。
此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也曾報道,開國上將傅秋濤之女向涇縣中學捐贈80萬元,成立“傅寰獎助學金”一事。2020年11月26日,“傅寰獎助學金”成立儀式在涇縣中學舉行。傅寰是開國上將傅秋濤之女,“皖南事變”期間被父母托付給當地群眾撫養,解放后才回到父母身邊。為感謝皖南人民的深情厚意,時年80周歲的傅寰老人向涇縣中學定向捐贈80萬元,成立“傅寰獎助學金”,支持革命老區教育事業發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