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徽省20.4萬戶城市困難職工全部實現解困脫困,其工作在全總第三方評估中,取得“識別精準度達99.96%、困難職工滿意度達99.56%、社會公眾滿意度100分” ……10月20日,記者在安徽省總工會的采訪中獲得這樣一組數字。最近五年來,安徽省總工會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成為全省職工貼心的娘家人。
2021年5月21日,黃山市總工會在永騰廣場開展困難職工幫扶民生工程有獎競答。
20.4萬戶建檔在冊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
作為全省職工的“娘家人”,安徽省各級工會組織一直把困難職工放在心底。
記者從安徽省總工會了解到,經過安徽省各級工會組織的5年奮斗,安徽省建檔在冊的20.4萬戶城市困難職工目前已全部實現解困脫困,城市困難職工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精神風貌得到提振,黨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也更加緊密。
2017年5月,淮北困難農民工領到工會“連心卡”。
安徽省總工會把城市困難職工脫困解困工作納入脫貧攻堅總盤子統籌謀劃、共同推進,先后制定形成“1+4+N”幫扶體系。五年來,通過就業創業解困脫困8.8萬戶、統籌社會資源等方式脫困11.3萬戶、納入國家社會保險制度1.7萬戶、社會救助和醫療保障1.3萬戶,累計解困脫困職工達到23.1萬戶,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也包括城市困難職工”的莊嚴政治承諾。
記者在安徽省總工會委托的第三方出具的一份評估看到,困難職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值達99.3%,對工會幫扶工作整體滿意度達98.99%,安徽省16個市的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滿意度均在95%以上,城市困難職工進一步增強了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對政府的信任、對工會的認可、對生活的信心、對社會公平的感知,有效架起了一座黨和困難職工群眾的“連心橋”。
累計籌措發放幫扶資金5.8億元
在安徽省各級工會的主動作為、全力推動下,各地都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把城市困難職工幫扶納入脫貧攻堅統籌和民生項目考核;成立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領導小組,實施“一把手”工程,層層傳導壓力,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
2021年7月安徽省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總結表彰會。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針對收入低、患病、失業、子女上學、受災等5類困難職工群體,按照“進、看、算、議、評、示、核”7步工作法,分類制定幫扶路徑,不斷健全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和溝通協商機制。積極爭取財政部門、人社部門、民政部門等各方支持,千方百計加大困難職工幫扶力度。安徽省工會累計籌措發放資金5.8億元,其中,中央幫扶資金3.3億元、地方財政資金1.92億元、工會經費投入2190萬元、社會資金2955萬元,其他渠道資金投入397萬元,推動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工會牽頭、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工作體制,形成政策引導、項目支撐、結對幫扶、社會保障的強大工作合力。
安徽省總工會連續多年將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各級工會始終把困難職工幫扶作為辦實事重點項目,深入開展關愛困難職工“五個一行動”和全省“萬名工會干部進萬家”幫扶解困送溫暖等活動,充分發揮全省124個縣級以上幫扶中心和1萬多名工會結對幫扶干部的作用,對每一名困難職工實行工會干部“一對一”結對,累計走訪慰問困難職工56萬人次、困難企業1.5萬家,實現走訪送溫暖全覆蓋、幫扶救助全過程管理。
2021年8月12日宣州區總工會幫扶中心工作人員入戶走訪“金秋助學”困難職工家庭。
堅持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真抓實干、真抓巧干,先后連續開展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攻堅年行動、決戰決勝年行動,特別是針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職工,通過技能培訓、就業服務、教育幫扶等方式,使困難職工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實現了幫扶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為鞏固解困脫困成果提供了重要保障。
據悉,安徽省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在全總第三方評估中,取得“識別精準度達99.96%、困難職工滿意度達99.56%、社會公眾滿意度100分”的優異成績。
全省工會服務職工“一張網、一鍵辦”
面對近年來就業形態出現的新情況,安徽省總工會積極創新工作模式,應對新的挑戰。
據統計,2020年安徽省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8.2:40.5:51.3。第三產業已撐起安徽省GDP半壁江山,也越來越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特別是隨著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以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等為代表的新業態就業群體大量涌現,其勞動權益保障問題也日益引起廣泛關注。
滁州市總工會為困難職工免費體檢。
面對就業結構出現的新情況,安徽省總工會加大組織覆蓋、工作覆蓋、服務覆蓋的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的服務保障模式,以職工隊伍穩定促進社會大局穩定。同時,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防范化解風險隱患,以實際行動把“五個堅決”要求落到實處。
滁州市總工會為困難職工免費體檢。
精準對接職工需求,工作方法更加智能。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技術革命以工業自動化、互聯網產業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在人工智能、5G技術、大數據等方面迅猛發展,正在重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并以網絡化方式快速滲入到職工群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職工生產生活方式日益在線化,傳統的線下型、單向型工作方式正面臨著嚴峻挑戰,迫切需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安徽省總工會強化互聯網思維,運用新技術和資源手段打造智慧工會,努力實現全省工會服務職工“一張網、一鍵辦”,形成“網上為主、網上網下相融合”的服務職工新格局。
儲濟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