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皖蘇兩省交界的駟馬山干渠出江口和緊臨的長江烏江水道,既是長江干支流交匯水域,也是安徽馬鞍山市和江蘇南京市交界水域。作為長三角地區水路運輸的重要節點和民生要道,該長江干支流交匯航道水位變化大、會船頻繁,通航環境復雜,是水上交通險情事故高發水域。日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跟隨“安徽交通執法服務長江大保護媒體走基層活動”采訪團,來到該交界水域,隨艇出江,體驗了一把“水上交警”的聯合執法。
馬鞍山交通執法支隊烏江閘檢查站與南京長江海事執法人員在兩省交界處烏江駐馬河口聯合執法。(資料圖片)
檢查一艘船需半小時以上
10月15日,陰雨天氣,長江水域有些風浪。記者和馬鞍山市烏江閘水上交通安全檢查站執法隊員一起,從馬鞍山碼頭出發,乘坐一艘海巡艇,約莫一個半小時后到達位于皖蘇兩省交界處的駟馬山干渠。風浪顛簸下,記者感到有些頭暈,這對于常年在江上的執法人員來說早已十分平常。
執法隊員對船只進行檢查。(資料圖片)
這次執法是馬鞍山烏江閘水上交通安全檢查站與南京市烏江海巡大隊聯合執法,對烏江水道上的船只進行檢查。“要查的內容有很多,包括船只本身適航情況,船員配備是否滿足要求,船舶防污染措施是否落實,船舶航行、停泊、作業是否符合規定等。”馬鞍山市烏江閘水上交通安全檢查站站長唐汝雄介紹,通常查一艘船需要半個小時以上,在疫情緊張的時候,還要叮囑船員減少上岸。
“烏江水道地處蘇皖交界水域,是典型的江河交匯水域,具有氣象水文差異大、通航條件復雜、船舶違法違章行為多發等特點,前些年船舶碰撞、沉沒事故時有發生,對船員生命財產和水域環境構成了威脅。”南京海事局烏江海巡執法大隊工作人員陳立章告訴記者。
聯合巡航執法效果顯著
為徹底消除監管“盲區”,把長江大保護工作落到實處,馬鞍山市交通執法支隊對接南京梅山海事處, 建立聯合巡航制度,齊心合力抓好烏江水道的監管和水域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打造南京——馬鞍山段邊界水域協同監管示范樣板。
“我們定期或不定期聯合巡查交界水域,發現并糾正存在的違法違章行為,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共同建立進出烏江閘船舶信用管理制度,設立黃黑紅名單,鼓勵船舶遵紀守法,對惡劣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唐汝雄說,經協商,每月中上旬兩地執法隊都會固定開展1次聯合巡查,也會根據水文、天氣等情況開展不定期巡查。
除了加大監管力度之外,兩地還聯合推動了關于烏江水道航行規定方面內容的修訂,給予了進出閘船舶白天時段通過烏江水道的合法航行權,規范了航行秩序,大大減少了水上交通事故的發生,以往無序停泊、船只積壓排隊的現象一去不返。陳立章說,“聯合建立了進出閘船舶服務群,實時為船民們提供水文氣象、進出閘動態等重要信息,同時還及時為船民們解決比如疫情期間的物資供應、船舶設備故障、船員生病等等民生問題。”
“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持續推進,我們在長江上看見江豚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江豚觀測到的頻次明顯增加,說明了長江水質改善,魚類明顯增多。”安徽省交通運輸綜合執法監督局水路執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省內多個地市都已經與江蘇方面簽訂執法監管聯動協議,下一步將繼續開展交界水域聯合水上監管和環境保護工作,守護母親河的藍天碧水,守衛一方百姓的安寧。
顧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