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滁州全椒縣西側有龍山,龍山之巔有景點名謂娘娘頂。娘娘頂矗立于全椒縣龍山風景區龍山寺東兩公里處,是龍山的主峰,海拔289米。娘娘頂這個名字有點怪,當地相傳這個地方和梁武帝與慧姑之間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有關。
西晉末年,全椒縣廢,僑置南譙州于縣城北二里尹村。南朝齊時,蕭懿任南譙太守,其弟蕭衍隨兄至全椒。蕭衍少年英俊,聰明好學,勇武有謀略,常登臨風景秀麗之清明山。愛其群山環抱,古木參天,翠竹蕭蕭,云煙霏霏,于是選擇幽靜之地一茅屋庵安心讀書。
庵內有尼名日慧姑,芳齡十八,年輕貌美,嫵媚多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不服強迫婚事,一氣之下來到清明山做了尼姑。慧姑心地善良,常為蕭衍端茶送水。久之,二人互生情愫,訂下海誓山盟。慧姑謂蕭衍將有“人王之份”, 蕭衍誓曰:“他日若有踐祚(即皇帝位)之分,定迎慧姑為正宮。”
南朝齊建武五年,蕭衍任雍州刺史。因齊主殺其兄蕭懿,蕭衍起兵反齊,由襄陽率水陸之師沿江而下,一舉政克建康,滅齊稱帝,改國號梁。
國運日隆,梁武帝蕭衍日夜思念慧姑。于是偕神僧寶志前往全椒清明山,欲迎娶慧姑做正宮娘娘。孰料尼庵已圮,慧姑已永辭人世!梁武帝異常凄悵,悲痛不已,命神僧寶志卓錫于清明山,撥付重金于此山最高峰建娘娘廟,內塑慧姑坐像,遙望江南,永祀千秋,并親筆題寫了廟名。從此,此山更名為龍山,此峰得名為娘娘頂,迄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四鄉八鄰的百姓慕名常到娘娘廟敬香,香火比龍山寺更盛。
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驅車環山而行,來到娘娘頂風景點。山頂有一五層寶塔,入其門,緣梯盤旋而上,不覺間已登頂。時值初秋,天色澄碧。極目遠眺,山上樹木蔥蘢,樹葉五色斑斕;綠水青山環繞,景色清幽。山風陣陣,樹木搖曳生姿。
在山腳下時,遠遠看到站在山頂上的風車,宛如玩具一樣小巧。而現在,它們都站在我們身旁,一個個成了膀大腰圓的巨人。它們伸出手臂,好像想攬住這山間的風。山風掠過翅葉,發出嗡嗡的聲音。據當地人介紹,這些風力驅動的大塊頭,每天都會產生數量不菲的電量,通過輸電線并入國家電網,造福著當地人民。山腳下蜿蜒的盤山公路、掩映在綠水青山間,不時有私家車駛過,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才子佳人、帝王將相的故事俱往矣,現在的龍山景區因為秀麗的自然景觀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江淮分水嶺全椒縣椒嶺風景線的重要景點,也是當地人們工作之余的休憩放松場所和慕名前來的游客的打卡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素健 趙明玉 余康生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