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明令禁止教師有償補課,極少數教師卻被豐厚收入誘惑,不把國家規定當回事。從調查的情況看,個別教師違規補課持續之長、涉及學生之多、社會影響之惡劣,令人震驚。
近日,黃山市很多家長和記者稱,極少數教師暑假和周末都忙著有償補課,“業務”很繁忙,每節課一兩百元,有的“名補”一年補課收入比工資多幾倍。對這種現象,各界一直意見很大(點擊見詳細報道)。
在校外補課賺錢的往往是有資歷、有一定任教年限的教師,他們的行為損害社會風氣,也給年輕老師起到極壞的榜樣作用。很多有教育情懷有責任心的老師默默奉獻,拿著不高的薪資,看到或聽說身邊同事、同行在課外違規賺取大量錢財,也憤憤不平。因此,教師有償補課雖是少數現象,但其負面效應如同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教師有償補課,依賴的是教學經驗與水平,更是品牌學校的光環和教師身份。中辦、國辦日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對查處有償補課態度明確,教育部也早有規定。
對個別教師的有償補課行為,需要相關部門積極聯動,持續性的主動出擊,持續性的堅決查處并公開曝光。對屢次違規有償補課的教師應該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對公辦學校教師還應依紀處理。既然補課違規,收入就是違規所得,也應依規處理。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持續整治,依法依規嚴處,才能打掉這股蔓延多年的歪風邪氣,并通過反面典型宣傳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