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從廣播電視到手機通訊,從高鐵民航到航天探月,無線電應用已遍及生產生活領域,無線電頻譜資源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 7月23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無線電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強化了無線電的安全管理,加大了處罰力度,將于9月1日起實施。
禁止偽造、轉讓無線電臺執照
《條例》要求,未經批準,禁止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無線電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設置、使用有固定臺址的無線電臺(站),由無線電臺(站)所在地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實施許可。設置、使用沒有固定臺址的無線電臺,由申請人住所地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實施許可。
禁止偽造、變造、轉讓、出租或者出借無線電臺執照。無線電臺(站)應當按照無線電臺執照規定的許可事項和條件設置、使用;變更許可事項的,應當向作出許可決定的無線電管理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非法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提供設備、場所、電源等便利條件。為非法設置、使用無線電臺(站)提供設備、場所、電源等便利條件的,由無線電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無線電頻率產生有害干擾最高罰五十萬
當前,安徽省無線電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電磁環境日益復雜,擅自設臺、使用無線電頻率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航空導航、公眾通信等正常的無線電秩序,社會危害日益增大。
《條例》規定,工業設備、科研設備、信息技術設備、醫療設備、電氣化運輸系統、高壓電力線、機動車(船)點火裝置以及其他電器裝置產生的無線電波輻射,應當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國家無線電管理規定,不得對已依法設置、使用的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壓制、阻斷、干擾設備從事詐騙等違法活動,由無線電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沒收設備和違法所得,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禁止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壓制、阻斷、干擾設備,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壓制、阻斷、干擾設備或者未按照批準的發射頻率、功率、時間、地點和屏蔽范圍使用,由無線電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沒收設備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船舶、航天器、航空器、鐵路機車專用無線電導航、遇險救助和安全通信等涉及人身安全的無線電頻率產生有害干擾的,并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防治對無線電臺(站)的有害干擾
為了保護電磁輻射環境,保障公民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防治對無線電臺(站)的有害干擾,《條例》規定,對公眾健康或者公眾的生產、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的電磁輻射污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在居民區、學校、醫院、養老院等人口密集的區域內,禁止設置、使用超過國家規定的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無線電臺(站)。
《條例》還明確,電器裝置產生的無線電波輻射,應當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國家無線電管理規定,不得對已依法設置、使用的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在重要涉密場所確需設置、使用公眾移動通信干擾設備的,應當按照批準的發射頻率、功率、時間、地點和屏蔽范圍使用。
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
《條例》要求,設置、使用列入國家規定的電磁輻射建設項目和設備名錄的無線電臺(站),應當進行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其設置、使用者應當定期開展電磁輻射的自行監測。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本行政區域內無線電臺(站)的電磁輻射開展監督執法監測。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投訴、舉報非法占用無線電頻譜資源、破壞電磁環境等擾亂無線電波秩序的行為。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在接到投訴、舉報后十個工作日內進行調查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投訴、舉報者。
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訴、舉報制度,公布投訴和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箱,并依法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無線電管理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有權采取進行現場檢查、勘驗、取證等措施。
穆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