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2日,安徽省水文局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書記吳科軍,抱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這塊沉甸甸的榮譽獎牌從北京歸來。在這個擁有20名黨員的黨支部里,每一個人都是風雨中的逆行者。他們無怨無悔扎根深山小站;他們一家三代堅守水文一線;他們危急時刻跳進冰冷河水……這一切都是為了及時準確上報水文數據,為抗洪防汛、為百姓安危、為家國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
涌現一批先進黨員典型
今年7月3日,宣城市境內迎來普降大雨,密切關注雨情、水情的宣城水文站站長郝嘉發現,上崗吳村雨量站的儀器發生故障,不能及時上傳雨量信息,他趕緊趕往該站點,冒雨檢修儀器,保障了降雨信息的及時科學采集。2015年入黨的郝嘉,是安徽省水文局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的支委委員。
“下雨人家往家里跑,我們往外跑。”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書記、隊長吳科軍說,支部全體黨員始終牢記黨員身份,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展現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在這個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里,涌現出一批沖鋒在前的先進黨員典型。黃山三口鎮水文站站長束儉樸扎根渺無人煙的深山小站36載,屢次為了搶測洪峰顧不得搶救家里財產,無怨無悔;宣城新河莊水文站站長陳濤一家三代都是水文人,為在汛期圓滿完成測報任務,他曾在站里堅守了近一個月,即便妻子住院也沒能回去;黨支部書記吳科軍在測流設備被河邊樹枝掛住的危急之時,他毫不猶豫地跳進湍急而又冰冷的河水,清理設備,第一時間將水文數據上報。
克服“小散遠”凝聚向心力
“我們支部有個特點是小散遠。”吳科軍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安徽省水文局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成立于2002年12月,隸屬于安徽省蕪湖水文水資源局黨總支,為省水文局所屬公益性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在職職工30人,黨員20人(含退休黨員7人,預備黨員1人),下設3個黨小組。
人不多,分布卻很分散。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承擔著長江支流水陽江、青弋江以及陳村水庫(太平湖)水文測報任務,轄區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共有10個國家基本水文站、162個中小河流水文站及水位雨量站點。黨員分散各地,相距甚遠,其中最遠的三口水文站距離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所在地有120公里。
為了克服“小散遠”的困難,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始終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在堅持“三會一課”等集中學習外,采取QQ群、微信群溝通交流、集中和自主學習等多種靈活形式,充分調動黨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轉化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鍛煉的思想自覺,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行動自覺。
同時,宣城水文勘測隊黨支部黨員干部和先進模范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帶領年輕同志加速成長,迅速成為水文事業的頂梁柱。面對汛情和險情,無論是黨員還是普通職工,不管是老職工還是新同志,大家個個奮勇,人人爭先,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成為一支攻堅克難的鐵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何薇 曹慶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