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0年初,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荊楚,江城武漢告急。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姜小敢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請戰書,毅然告別妻兒、背起行囊,加入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抵鄂后,他受命擔任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總支組織委員、危重救治組黨支部書記、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工作處醫療業務負責人、危重救治醫療組組長。在抗疫一線,連續60余天“超長待機”“數易戰場”,首戰太康醫院、再戰協和東西湖醫院、三戰武漢肺科醫院,以“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和隊員們堅守在一起,和武漢堅守在一起。以醫者仁心的大愛擔當,書寫了一名“白衣戰士”勇于犧牲、甘于奉獻的抗疫答卷。
姜小敢在北京接受表彰后留影。
武漢最危難時,“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2020年1月底的武漢太康醫院,大量的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限于技術和條件限制,絕地求生。而面前的狀況是院感防控不足、病人難以得到有效的救治,“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在請示醫療隊領隊和與醫院領導層進行溝通后,決定借助醫院現有的術后觀察病房新建重癥醫學科用于救治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在沒有緩沖區、沒有隔離帶、沒有插管設備,甚至連速干手消毒劑都沒有的艱苦條件下,他與其他隊員一道,動用醫院所有可以用于搶救的醫療設備和資源,突擊改造符合醫院感染控制的“三區三通道”病房,并且緊急抽調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里所有從事重癥醫學的隊員,僅用2天時間,新建了一個重癥醫學科。
疫情一線的重癥醫學專業,危險無處不在,病例情況也是復雜多樣。有一名65歲合并糖尿病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治療中出現雙下肢癱瘓,轉入前初診為急性脊髓炎。此類病例為鮮發病例,查閱文獻無前期治療經驗。姜小敢在仔細檢查后,結合臨床經驗判定該患者并非急性脊髓炎,而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繼發的吉蘭巴雷綜合征,后經相關實驗室和功能學檢查證實,該患者經積極治療后,已康復出院。
在太康醫院工作期間,他將“重癥關口前移”,每天巡視普通重癥病房,評估患者病情,積極協調醫療資源,努力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確保了一線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一個多月,他和團隊一共收治了299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利用新建的ICU搶救了28例危重患者,280名重癥患者成功實現“去重癥化”,最終實現了該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安徽省第一批醫療隊在太康醫院的“重癥經驗”,也得到了國家、安徽省衛健委、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總隊的高度贊揚和肯定。
工作現場。
武漢最需要時,“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在圓滿完成太康醫院的救治任務后,姜小敢與戰友們已在一線奮戰了40余天。由于武漢地區新冠肺炎重癥患者還有一定“存量”,重癥醫師相對缺乏。在符合撤離條件的情況下,姜小敢和戰友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留下。在和不滿7歲的孩子視頻時他說,“怪獸還沒有打跑,你需要爸爸,武漢的病人更需要我。”
秉持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抗疫精神,帶著前期積累的救治經驗,他轉戰協和東西湖醫院,全面接管了該院感染樓兩個危重病區,解決了該院危重癥患者救治經驗和力量不足的問題。
經過十幾天的艱苦奮戰,成功讓該樓兩個病區27名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轉危為安,并最終實現該院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武漢決戰時,“最難啃的硬骨頭都交給我們”
協和東西湖醫院救治任務圓滿完成后,姜小敢和戰友們再次請戰,進駐武漢肺科醫院重癥醫學科。
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危重型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的攻堅場所,也是新冠肺炎救治中啃硬骨頭的地方,每天不斷有全市的危重病人送往這里集中救治。進駐時,這里有7臺體外膜肺氧合(ECMO),6臺床邊血液凈化在同時運行,幾乎每名患者都在經行有創機械通氣。由于危重組醫療隊員多來自于全省地市級醫院,ECMO管理經驗不足,他便利用進駐前的空余時間,精心組編ECMO管理資料,帶領大家集中學習,克服隊員的畏懼心理,樹立隊員進駐后的工作信心。
在進入武漢肺科醫院工作的第一天,有一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嚴重呼吸循環衰竭、嚴重休克,生存幾率極低,隨時有死亡可能。他和來自全國6省市的專家一起商討救治方案,借助以往ECMO救治經驗,主導并實施了目前武漢地區最高形式的VVA-ECMO技術搶救這名危重患者。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難手術,該患者VVA-ECMO轉流成功,患者呼吸、循環參數逐漸改善,搶救過程被記錄并廣泛報道。
在武漢肺科醫院,他堅持每天和多省專家聯合查房,貢獻危重新冠肺炎救治的安徽力量,倡導并開展了武漢肺科醫院重癥醫學科第一例脈波指示劑連續心排血量監測(PiCCO)技術,為危重新冠肺炎血流動力學精準控制提供方案。在全體隊員的努力下,多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并最終實現武漢肺科醫院重癥患者清零。
在武漢的日日夜夜,“他是隊員們的安全員”
在抗疫一線,姜小敢深知作為一名醫療負責人,保護好每名隊員的安全責任重大,他認真總結了自己的防護體會和救治經驗,主動和院感隊員一起,承擔了對陸續抵達武漢的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其他批次隊員的崗前培訓,進一步提高醫療隊員的臨戰安全意識,規范防護動作,安徽醫療隊醫護人員零感染,這其中凝聚著他和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院感防控組的心血。
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深知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個支部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他既當好戰斗員,又當好宣傳員。抗疫期間,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前,并努力培養、吸收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加入黨組織,按質按量地完成臨時黨委交給的各項任務,支援湖北期間,所管理的支部已發展6名積極分子火線入黨。
“最早出門、最晚回家”是大疫面前的一份執著與堅守。“大容量、長待機,耐久戰”是一份成熟與自信。這就是姜小敢,他沒有過多的豪言,更沒有過多的壯語,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者的責任和擔當,他擁有的是那顆牢記使命、立足當下、做好本職的赤誠之心,更擁有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初心、鑄就不凡的信心。他和廣大黨員和醫務工作者一道,為最終平息這場疫情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20年,他也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王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