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奮斗百年路 安徽創輝煌|李秀英:治淮女勞模的傳奇人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今年已經94 歲高齡的李秀英經歷非常傳奇。1946 年5 月的一天,丈夫突然失蹤。新中國成立后,因為在治淮工地上表現突出,李秀英成為了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主角之一。而這部紀錄片也讓已經成為解放軍軍官的丈夫重新回到了身邊……

李秀英老人(左二)在王家壩參觀。

出身貧寒,過繼給舅舅家做女兒

1927 年,李秀英出生在潁上縣慎城鎮老汽車站對面一個叫五里墩坊的地方,家境貧寒。在李秀英4 歲時,因舅舅家沒有孩子,她被過繼到新集鎮的舅舅家,跟隨舅舅姓李,并取名為李秀英。

舅舅一家將李秀英視作掌上明珠。一家人在新集鎮上做點小生意,雖然日子比較清苦,但尚能維持溫飽。

1944 年,李秀英已長成大姑娘了。父親以招幫工的名義招了一個上門女婿,此人叫馮學永。馮學永手腳麻利、踏實能干,一家人都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小伙子。于是,在父母的主持下,李秀英和馮學永很快成婚。結婚第二年,李秀英生下大女兒。盡管生活并不富足,一家人倒也其樂融融,日子過得和諧幸福。

意外發生,丈夫突然“失蹤”

1946年,國民黨反動派挑起的內戰再次將全國人民的生活拖進了戰爭的陰影中。1946 年5 月的一天,馮學永從新集鎮坐船回楊樓孜收割小麥。到該回來的點,卻沒了人影。一家人四處尋找,馮學永卻音信全無,沒給家里留下只言片語就此“失蹤”。懷有身孕(第二個女兒)的李秀英在哭過幾場后,決定和父母擔起將孩子撫養長大的責任。

1949年,安徽迎來了解放。新中國的誕生,讓李秀英一家的生活煥然一新,也看到了新的希望。李秀英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積極參與到基層婦女工作中。由于工作突出,她在第二年便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參與治淮,工作突出成全國勞模

1950年七八月間,由于暴雨連連,淮河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澇災害。李秀英在潁河、淮河附近長大,自幼就是洪水災害的見證者,更是受害者。

1938 年,為了阻止日軍侵略的步伐,喪心病狂的國民黨政府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壩,洪水無情肆虐,時年12 歲的李秀英已有記憶。她回憶,當時家里房屋墻頭被洪水沖倒,湍急的洪流一下子將她沖走。就在她被沖到潁河壩時,求生欲促使她在慌亂中抱住了一棵大樹,這才沒有葬身黃河水中。

1950年的洪水,給新生的共和國帶來了一個考驗。淮河水患牽扯著各級領導的心。治理淮河,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50 年11 月6 日,治淮委員會在蚌埠市正式成立,分設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治淮指揮部,負責規劃和領導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并在蚌埠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李秀英(右)在接受組織表彰獎勵。

在各級政府決心修好淮河的指示層層下達后,李秀英不僅自己積極響應,還動員了20 多名農家女成立了一個小分隊。后來,這支戰斗力不讓須眉的“娘子軍”被分到潤河集修建蓄洪分水閘(潤河閘)。這個水閘是蘇聯水利專家指導修建,是淮河治理的重點建設項目。當時工地上缺乏機械運輸工具,打壩子全靠擔挑子,運輸石料等全靠人工,生性好強的李秀英帶領姐妹們在工地挖土抬泥、打樁推車,樣樣不輸在男人后面。

當時,并沒有大型的機械,全靠人力。為在最短的時間打好壩,李秀英干起活來像個“拼命三郎”。有一天,李秀英挑斷了四條扁擔,好幾次累倒在工地上。

因為在治理淮河時做出的巨大貢獻,李秀英成了全國勞動模范,并成為《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這部紀錄片中的人物之一。

治淮工程完工后,李秀英在大壩上留影。

破鏡重圓,分別10年丈夫突現身

就是因為這部紀錄片,李秀英和失聯多年的愛人竟然又團聚了。

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播映,在全國掀起了向治淮英雄學習的浪潮。1952 年,這部紀錄片在泉州的解放軍某部播放。一位軍人看著看著突然大哭起來,一旁戰友還以為他被治淮情景感動了。這個大個子軍人正是馮學永!

原來,1946 年5 月份,馮學永在收小麥途中和一股國民黨軍隊遭遇,被對方抓了壯丁。馮學永好幾次想逃回去,可是均沒有成功。后來在淮海戰役時,眼見大勢已去的國民黨軍隊紛紛倒戈,馮學永也隨著部隊起義,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此時的他也逐漸明白,只有家國太平,自己才能回去與妻女團聚,也只有國家安定和諧,一家人才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于是馮學永毅然投身于國家的解放事業,后來又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爭,在此過程中,馮學永屢立戰功,逐漸從一名普通的解放軍士兵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軍官。后來,馮學永隨部隊在泉州駐防。

那晚,馮學永隨部隊一起觀看了治理淮河的紀錄片,當影片中出現了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時,馮學永愣住了。“難道真的是她?”馮學永遲疑著。而當影片旁白說到“全國特級治淮勞模,潁上縣農家女李秀英”時,馮學永再也忍不住激動的淚水,當場泣不成聲。他指著銀幕上的李秀英,告訴戰友們,那是他失散6年的妻子。

分別10年的夫妻倆合影。

多年軍旅生涯,馮學永一直沒有時間打聽妻女下落。可如今在銀幕上看到妻子,馮學永卻猶豫了。他不知道,這么多年,妻子的生活有沒有改變,這時候自己出現,會不會打擾到妻子的生活?

在了解到馮學永的特殊情況后,部隊立即派人到安徽省進行核實,最終打聽到在安徽省水利廳工作的李秀英。馮學永一直猶豫著,直到1956 年,他才鼓足勇氣,給妻子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幾經輾轉,最終來到了李秀英的手上。剛開始還有點摸不著頭腦的李秀英,在打開信封剛剛看了幾行后,淚水就模糊了雙眼……十年了,三千多個日日夜夜啊!現在一刻也不能耽誤!李秀英立即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南下的列車。李秀英下車,馮學永大步迎上前,執手相看淚眼,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之后,李秀英通過工作調動與丈夫生活在了一起,夫妻倆琴瑟和鳴,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為人民服務。

愛看電視,94歲高齡仍最關注汛情

6 月27 日,記者聯系上李秀英的四女兒馮華,了解到老人的一些現狀。馮學永去世多年,已經94 歲高齡的李秀英老人目前身體還不錯。大女兒在廣東,二女兒在上海,兒子和三女兒、四女兒住在阜陽市。每年10 月份,李秀英老人會在兒女陪同下去海南生活;5 月份天氣暖和了,再回阜陽。老人不愿意打擾兒女們的生活,在阜陽時堅持一個人生活。考慮到母親年事已高,兒女們為老人請了保姆照顧其飲食起居,也經常回去看望她。

據馮華介紹,老人思維很清晰,“平時就愛看電視,最喜歡看的就是《新聞聯播》和各種新聞。”每年到汛期,老人會不自覺關注淮河王家壩,對這方面的消息也特別關注。

余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安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到2025年,長江、淮河、新安江干流重點堤防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

安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長江、淮河、新安江干流重點堤防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主要支流、中小河流達到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淮河流域重點易澇區排澇標準達到5-10年一遇,長江流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商河县| 偃师市| 阜城县| 资兴市| 彰化县| 弥渡县| 揭西县| 屏东县| 彰武县| 绥棱县| 襄汾县| 呼图壁县| 洪洞县| 惠水县| 化德县| 资溪县| 北流市| 宣威市| 墨竹工卡县| 互助| 页游| 陆川县| 千阳县| 唐海县| 济源市| 京山县| 石城县| 舞阳县| 封丘县| 台江县| 边坝县| 莱芜市| 朝阳市| 贵南县| 清河县| 河津市| 林周县| 龙胜| 靖宇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