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5月18日,安徽省統計局發布了我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的詳細數據,與第六次人口普查比,全省常住人口增長2.57%,年均增長0.25%。其中,黃山市常住人口 133.0565萬人。相比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的135.9萬人(當時全省占比2.18),減少了2萬多人,全省占比相應降低。同時,黃山市的老年人在常住人口中占比較高,居全省各市首位。
數據顯示,全省常住人口200萬人以下的省轄市是4個,分別為淮北、池州、黃山、銅陵,其中,黃山市常住人口在全省16個市里排名倒數第二位,比銅陵的131.1726萬人略多,比池州市的134.2764萬人略少,淮北市為197.0265萬人。
常住人口性別構成上,黃山市的男性占比 50.58,女性占比 49.42。人口性別比基本穩定。在各地區每10萬人口中擁有的各類受教育程度人數上,黃山市 大學(大專及以上)的12892人,在全省16個市排在第7位,位置靠前,或能說明徽州重教的傳統依然明顯。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占19.24%;15-59歲人口占61.96%;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15.01%。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少兒人口比重上升,表明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老齡人口比重上升,表明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其中,黃山市0-14歲的占比14.32%, 15-59歲的占比61.58%,60歲及以上的占比24.10%(其中65歲及以上占比18.11%)。比較全省數據,可以發現黃山市的少兒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偏低,全省16個市中倒數第二;老年人口占比高,在16個市排名第一。
人口狀況是一個地區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況。對于黃山市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有待權威部門后續發布。單從已經發布的上述數據看,相比全省人口平穩增長的態勢,黃山市常住人口這10年來是減少的,其中少兒人口占比低,比全省的少兒人口占比數低了不少,老年人口占較高,比全省的老年人口占比高不少。
常住人口基數少,原因很多,一般與出生率有關系,也和戶籍人口外流、外來人口長期在黃山生活等有關。適當提高人口特別是孩子及中青年的比例,有利城市的活力發展。城市產業壯大了、經濟快速發展,山美水好人居環境好,人民收入水平增長快,幸福指數高,自然會提升人口增長動力。反之,如果一個地方的生活成本高、房價高、收入整體不高、產業發展缺乏,就難吸引人、留住人。
黃山堪稱全國最美,徽州人文獨一無二,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很高,生態與環境優勢、人文自然稟賦很好,這次普查顯示黃山人才占比也不低,隨著交通全方位融入長三角、融入全國,區位優勢已體現。有黃山市民稱,黃山市在呵護好生態與徽州人文的前提下,把發展重心放在經濟、產業、營商軟環境等上面,只要黃山能快速健康的發展,人氣自然會蒸蒸日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吳永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