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5 年前,淮北小伙張銀鋒罹患白血病。四處求醫問藥、尋找偏方……母親孟書云盡一切辦法參與了這場和病魔的惡戰。在經歷了發蒙、迷惘和自暴自棄后,張銀鋒在親人力量的感召下,最終選擇了和家人一道向病魔宣戰。在經過各種治療后,張銀鋒奇跡般康復了。日前,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張銀鋒稱是母親的愛將他從死神身邊拉了回來,“我的母親可以擔得起偉大這個詞。”
在張銀鋒眼里,母親給了他兩次生命。(受訪者供圖)
25歲小伙罹患白血病
1996 年,當時25 歲的張銀鋒和別人一道下海做生意,干得風生水起。可是有一段時間,他老是有點發燒。“那時年輕,根本沒當回事,總以為是感冒。”一個醫生朋友讓他去大醫院查查。檢查結果出來后,張銀鋒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白血病!家人帶他去了另一家醫院再查,結果仍然讓人崩潰。
張銀鋒偷偷查找資料,越查心里越涼。“當時查到的資料表明,這種白血病經過對癥治療后,5年存活率不足百分之一。”只能苦笑著接受一切的張銀鋒開始有點自暴自棄。
母親要和病魔扳手腕
得知兒子生病,母親四處打聽可以治愈白血病的良方,并不顧一切投入了這場和病魔的抗爭。有一天,她在廣播中聽到在山西某縣有一位老中醫,曾經治好過這種病。母親背個包袱就出發了。“那個時候的火車很慢,到那個地方,要坐一天一夜的火車。”幾天后,風塵仆仆的母親回來了,本來就很瘦削的身板更顯單薄,但是精神頭很好,她為兒子背回來幾大包中草藥。
有一天,母親又遞給他一包藥:“我又給你討了個偏方。”張銀鋒不由得苦笑,“這里是專家云集的北京,有全國最好的醫院,他們都對這種病束手無策,那些偏方能管用嗎?”雖然不相信所謂的“偏方”,但張銀鋒告訴記者,后來得知這個“藥”的來由,在他心底還是刮了一場大風暴。
原來,這個偏方要把活的癩蛤蟆的皮撕下來,放在瓦罐里炕干碾碎成末,用水送服。為了給兒子抓“藥”,夏天的午后,母親一個人到地里去翻找癩蛤蟆,然后撕皮制“藥”。母親買了一些膠囊藥,把里面的藥倒掉,再裝進去自己精心配制的“藥”。
在張銀鋒的印象中,母親以前最怕癩蛤蟆,在路上看到它們,都會遠遠走開。可是,為了救自己,母親什么都不怕了。事后,有鄰居告訴張銀鋒,“你爸都不愿意干。”
為了母親也要活下去
母親的愛和無畏讓張銀鋒深深知道,他不應該為自己活著。“我要是有個閃失,怎么對得起母親的這些苦心和努力?”求生的欲望再次在他心底熊熊燃起,我要活下去!從那之后張銀鋒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他不再怨天尤人,恢復了以前陽光自信的模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配合治療。以前就喜歡下象棋的他拎著棋,四處找人下棋,并打遍醫院無敵手。
母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會咬牙堅持下去。治病需要錢,張銀鋒把自己做生意掙來的幾十萬元全部砸了進去。在鄉婦聯任職多年的母親,在當地有著很高的威望。當時很多人主動送錢上門,“錢不多,看看可能救個急。以后有就給,沒有就算。”母親做了一個賬本,把大家送來的錢列了一本明細,“他們掙錢也都不容易,這錢一定要還。”而為了減輕張銀鋒的心理壓力,這些事情母親都是瞞著張銀鋒在做。“你安心養病,我們家里不缺錢。”事后,張銀鋒才知道,母親后來節衣縮食好幾年,才把鄉親們的賬還清。
母愛讓死神退避三舍
后來,張銀鋒奇跡般康復了,并娶妻生子。生活在轉了一個大彎后,他重新回歸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回想這一段經歷,張銀鋒感慨萬千:自打他記事起,母親一直是瘦瘦弱弱的。可是,就是在她瘦弱的身軀里蘊藏著一股不向命運低頭的倔強和力量。母親這種要強的性格也深深地扎根在他們兄弟姊妹幾個心底。哥哥、姐姐和張銀鋒通過各自的努力,都在自己從事的領域成長為佼佼者。如今,已經84歲的母親身體硬朗,輾轉在宿州、淮北和蕭縣幾個兒女的家中安度晚年。
張銀鋒向記者笑稱,以前在醫院幫他治病的不少專家都和他成了朋友,在得知他的經歷后,都連說不可思議。對于他奇跡般康復的原因,也許可以歸結為神秘的力量:在偉大的母愛面前,死神也要退避三舍。每次說到這個事,張銀鋒都不忘補充一句,“除了治療及時得力外,還因為我有一個偉大的母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