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黃山市前身主要是古徽州區域承載地,千年徽州,名動全國,其勝景自古有黃白岳之稱,也就是黃山、齊云山為代表的山水人文。作為徽州最有代表性的人文山水景區,黃山風景區的徽文化烙印很深,其文化非常厚重。而在黃山腳下,各個區縣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其中又以西遞宏村、萬安古鎮、唐模呈坎、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文化等為代表。
歙縣
今年五一期間,黃山全市共計接待游客278.6萬人次,其中各景點接待游客83.71萬人次,同比大幅度增長。歙縣、黟縣等區縣旅游均很好,其中人文景觀受到極大青睞。據統計,黟縣迎來了15萬人,歙縣共接待游客57110人次。徽州區接待游客29.20萬人次(各A級景區接待游客6.02萬人次,同比增長276.07%),黃山區納入重點監測的景區點接待游客8.68萬人次。黃山風景區、屯溪老街、黎陽in巷等3家景區接待量突破10萬人。西遞等11家景區接待量超萬人,其中西遞景區31646人、宏村景區90610人、古徽州文化旅游區68344人次。宏村景區較2019年增長17.7%,黃山風景區較2019年恢復94%,齊云山、新安江山水畫廊等21家景區接待量超過疫情水平。
特別是在5月5日,長假最后一天,各景區游客都很少的時候,黟縣西遞仍然接待游客3859人,同比增長1303.27%;宏村接待游客9049人,同比增長737.87%。還有個數據,五一小長假期間,黃山高鐵北站共上下旅客186222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92.03%,其中:上車93987人次,下車92235人次。這些游客中,相當部分去了徽州各人文山水景區。
以上數據表明,黃山風景區作為代表性山岳景區,后勁仍然很足,但是山下的徽州人文與自然也更受游客歡迎,徽州各地散似星辰的景區景點,是五一期間來黃山的大多數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徽州文化的魅力,就像長江之水,一波接一波,在游客心中散發開來,漸漸彌漫,愈久彌香。
近日,黃山市委主要負責人到黟縣調研時也表示,要進一步發揮黃山市旅游、文化、自然、生態等多重疊加的優勢,善于運用市場邏輯和資本力量,積極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民宿、道班客棧、研學修學、康體養生等新產品新業態,更好滿足市場個性化多元化需求,讓“煙雨徽州、田園徽州、村落徽州”成為黃山獨特的IP,成為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