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連日來,靈璧縣扎實做好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健全完善三項工作機制,積極引導廣大流動黨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有效解決了流動黨員學習教育難題。
健全臺賬管理機制 確保參學無遺漏
全覆蓋大摸排。在原有流動黨員管理數據的基礎上,開展全覆蓋摸排,通過行業走訪、企業發動、社區登記、電話溝通等方式,分層分級對流動黨員情況進行全面細致調查摸底,摸清800余名流動黨員數量和分布情況。
精細化建臺賬。基層黨組織主動與流動黨員建立聯系,對流動黨員的流向單位及地域分布、所在黨組織等情況進行核實,逐級建立《流動黨員動態管理臺賬》,做到知去向、知現狀。
全方位強引導。發布《致流動黨員的一封信》,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多種方式向在外流動黨員多角度深層次宣傳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會議精神。動員流動黨員依托各地紅色教育資源,開展“學習黨史、緬懷先烈”主題活動。
健全“幫教送學”機制 確保學習多樣化
用好現有平臺。組織靈璧縣融媒體中心、自媒體平臺,探索“互聯網+”黨史學習教育模式,用好微信微博賬號、 “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平臺,不斷豐富“流動中的陣地” “指尖上的課堂”黨史教育資源及學習方式。根據流動黨員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特點,滿足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多元需求,不斷優化黨史教育的“供給側”,給流動黨員提供線上線下學習交流平臺。
搭建集中學習平臺。邀請老黨員老紅軍現身說史,組織黨校教師深入基層授課。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農家書屋等場地投放黨史類書籍、播放黨史類音視頻等。同時,號召并督促開展個人自學,將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學在平時、緊在平時,增強學史愛黨、學史愛國意識,提高為民踐學服務能力。開展家庭黨校“送教上門”。靈璧縣各黨(總)支部設立流動黨員聯絡處,安排專門聯絡人員定點服務,和流動黨員溝通黨史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學習建議;鼓勵企業流動黨員“帶資返鄉” “帶技返鄉”,投身家鄉經濟建設,充分發揮流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流動黨員寄送“紅色包裹”,寄送《中國共產黨簡史》《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學習書籍。督促學習黨史原著,撰寫心得體會,讓流動黨員能及時學、跟進學,把流動黨員的自學抓到實處、抓出成效。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家風家訓教育相結合,開展校園學黨史“小手拉大手”活動,充分發揮流動黨員家庭黨史教育“傳幫帶”作用。
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確保紀律更嚴明
明確責任。把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基層黨建目標考核體系,明確黨組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從組織領導上堅決防止流動黨員“流失”。
嚴明紀律。對流動黨員參學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嚴格考評,對不參加組織生活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流動黨員,按規定采取批評教育、限期整改等處置,保證會議到會率和黨員知曉率,提升流動黨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發揮作用。堅持“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環環相扣,號召流動黨員積極參加“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為民服務熱情,把黨史學習教育做細做實。
高存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濤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