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26日上午,2021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安徽創新館開幕。今年科交會增設了“安徽省科技成果公開競價會”專項活動,最終,16項科技成果項目經多輪激烈競價,有7個項目順利成交,總成交金額680.9萬元,主要分布在植物新品種,生物醫療,信息技術及食品科技領域。
本次科技成果競價會作為科交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由安徽省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主辦,合肥市人民政府承辦,安徽公共資源交易集團下屬子公司安徽聯合技術產權交易所負責組織執行。
這是安徽省首次舉辦科技成果競價會。經技術所前期廣泛征集,最終征集到經公告的科技成果88項。同時,結合科技成果的技術水平、市場影響力和意向競買方等方面綜合考慮,篩選了其中16項參與本次科技成果競價會活動,總計底價8310.9萬元。競價項目分別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涉及生物醫療、智慧農業、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領域。
在4月26日上午舉行的競價會上,來自省內外的意向競買方及參會嘉賓共計百余人參會。最終,16項科技成果項目經多輪激烈競價,最終有7個項目順利成交,總成交金額680.9萬元,主要分布在植物新品種,生物醫療,信息技術及食品科技領域。
其中,首個成交的科技成果是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用于在體基因治療的基因編輯組合物或試劑盒"項目,轉讓底價120.9萬元,最終以140.9萬元成交,增值率16.54%。來自安徽農業大學的小麥新品種"安農1589"項目,轉讓底價120萬元,最終以150萬元成交,增值率25%,是當天成交額最高的項目。
長期以來,科技成果評估難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一大瓶頸。為此,安徽省采用公開競價方式,舉辦科技成果競拍,讓有價值的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閣,從而促進科技成果“紙變錢”,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