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1年3月24日至26日,由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務中心、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新聞辦、安徽省攝影家協會、新安晚報和安徽網聯合舉辦的“筑就百年路 開啟新征途”安徽公路攝影大賽春季采風皖南行圓滿結束。
省內十余位知名攝影大咖和媒體記者,深入宣城市宣州區、郎溪縣、廣德市、績溪縣和涇縣境內的國省干線、高速公路和鄉村公路,行程約1000公里,探訪公路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以及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游和帶動百姓致富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G318宣十路改建:讓群眾出行便捷 有效銜接企業運輸需求
采風隊伍從合肥出發,首站來到宣貍高速跨南漪湖特大橋,完成攝影之后,探訪新改建的G318宣十路。
許暉/攝
春天的皖南,風光旖旎。油菜花黃澄澄開得正旺;茶園里的菜樹,長出嫩綠的新芽。G318宣十路穿行其間,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G318宣十公路改建工程,西起宣城市區陽德路延伸段東側馬家灣村,東至郎溪縣十字鎮,終點與郎溪縣定十路相交。全長24.813公里,實際實施里程23.873公里。技術標準為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瀝青砼路面。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19年8月1日,全線建成通車試運行。
韓琦富/攝
該項目是宣城市東向發展、“一主一輔”大通道中重要的快速通道;該項目的建成,有助于宣城市與長三角地區互聯互通和一體化發展。
G318宣十路改建過程中,不僅僅是拓寬路基,提升路面,還對沿線的社會、經濟發展進行了融匯、貫通。G318國道宣十路改建工程現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裴宏照告訴記者,他們的做法主要在兩個方面。
首先讓群眾出行方便。在修建過程中,注重支線搭建。把到村莊、廠礦企業的小路、支線修建完善,做到大路暢通,小路便捷。對于連接到企業的支線,則把他們的運輸需求和干線公路的服務提供有效銜接起來,使他們的物流更順暢。其次,改建過程中,還考慮對水利、水文的影響,把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綜合實施,保證路修好以后,原有的農田水利灌溉體系不僅沒有受到破壞,還得到了提升。同時,還注意保護沿線的綠水青山,不造成資源破壞和水士流失。
李博/攝
據介紹,G318宣十路改建項目是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的全省首批10個創建全國“品質工程”示范項目之一,力爭通過品質工程創建,打造一條質量過硬、設施完善、環境協調的綠色生態公路。
郎溪“美麗公路”:修一條路、連一線景、富一方百姓
什么是“美麗公路”?郎溪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王家齊介紹說,路是三級公路,路寬6.5米以上,黑化,鋪瀝青,兩邊基本上有三米及以上的綠化帶。郎溪縣是在2019年在對縣里的公路進行提升改造時,提出了“美麗公路”這一概念的。目的是通過“美麗公路”,將原有的原生態自然風光、特色農業基地連起來,進而打造“美麗經濟”。
韓琦富/攝
為此,郎溪縣啟動了《“美麗公路”三年行動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建設“美麗公路”約138.5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美麗公路通湖綠道、龍須湖綠道、慶豐綠道、新和綠道等7條計80.2公里,投資約2.68億元;新開工建設美麗公路燈塔綠道、天子湖綠道(十姚線)計17.8公里,投資約0.65億元?!懊利惞贰钡慕ㄔO,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深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郎溪縣的新和綠道,起于建平大道陳家沖,終于新和黃小灣,全長約12km。路上共有“櫻茶而美”、“綠茶之鄉邂逅鄉野”、“憶水戀花”、“茶語花香”、“茶摘春意”、“鄉間花語”、“櫻約而至”7個美麗公路的景點。公路兩邊的萬畝茶園和千畝櫻花目前正處于觀賞期。攝影師們一到這里,就升起無人機,一頓猛拍。
韓琦富/攝
郎溪縣打造“美麗公路”讓帶富鄉村百姓的美好愿景走進現實。濤城鎮借助美麗公路慶豐綠道打造“中國綠茶之鄉——郎溪茶旅二日游”線路,有力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十字鎮、凌笪鄉借助美麗公路新和綠道、龍須湖綠道發展鄉村美麗經濟;飛鯉鎮將美麗公路通湖綠道與萬畝茶園有效串聯,讓一條美麗公路形成自然風景線、生態富民線、人文歷史線;姚村鄉將美麗公路天子湖綠道與山區竹海、屋舍完美融合,打造了黃家灣精品民宿,帶動百姓創業增收。
王家齊告訴記者,通過“美麗公路”建設,郎溪縣提高了在長三角地區的影響力。每年增加游客在100萬左右,經濟效益上億元。
廣德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鄉村旅游升溫
東亭鄉位于廣德市東南部,與浙江安吉、長興兩地接壤,可以說是皖東南的門戶,兩小時經濟圈輻射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各大城市。
據東亭鄉農路辦主任盧鵬飛介紹,近年來,東亭鄉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通過擴面延伸工程、暢通工程等,全面加快鄉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鄉道路總里程達164.6公里,縣鄉道路全部達到三級道路標準,在廣德市率先實現“組組通”;新建了交通綜合服務站,將公交線路拓展為4條,并且配套公交站臺和站牌;通過招標對道路進行長效養護,推行路長制,開展超載超限聯合執法等,全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群眾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袁家權/攝
隨著商合杭高鐵的開通,東亭鄉的交通通行能力進一步提升,這里距G50高速廣德東路口僅5分鐘車程,距廣德和安吉高鐵站均不超過25分鐘車程。
交通便利了,東亭鄉的鄉村旅游也更加熱鬧了。這里為山地和丘陵地貌,自然風景優美,再加上近年來一批優質旅游項目落戶,全域旅游氛圍日益濃厚。該鄉先后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森林文化小鎮〞、“長三角最具魅力旅游度假鄉村目的地”等系列榮譽。
依托交通的暢達優勢,東亭鄉打造以騎車、騎馬為主題的騎趣小鎮,于2017年獲評“安徽省體育特色小鎮”。
績溪皖浙天路:從“四好農村路”到自駕、騎行天堂
安徽、浙江交界處以其高、險、奇、美著稱,鏈接安徽和浙江的山路被稱為“皖浙天路”。皖浙天路是連接績溪縣家朋鄉與荊州鄉的鄉村公路,與浙江省臨安市昌北鎮和新橋鄉聯絡,也叫“荊州公路”,全長約31.5公里。
曾保軍/攝
“皖浙天路”呈“S”型盤山而建,共有彎道351處,回曲21處,最小半徑15米。公路最高處在山云嶺隘口,路面海拔1158米(為安徽省公路最高點)。
韓琦富/攝
2016年,績溪縣政府針對“荊州公路”等級低制約一方經濟發展的實際,將“荊州公路”納入縣級暢通工程,傾財傾力將其打造成“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為“四好農村路”奠定了基礎,助力脫貧攻堅戰。對總里程31.5公里的路進行升級改造,全路段配套建設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路基加寬至6.5米,瀝青混凝土、瀝青碎石或水泥路面拓寬近6米。
2018年又將荊州公路列入“養護示范路”,以“養護優先”的理念,投入足額資金,硬化美化路肩,完善沿線標牌標志,因地制宜補種鄉土樹種,增加植被,豐富開花灌木、色葉植物等,還將農耕、運動等主題公園鑲嵌在路邊,并修建了觀景臺和觀景停車場,精心打造起“山溪相映、路景相隨、作用突顯”的“高顏值”養護示范路。
路美了,旅游也旺了?!巴钫闾炻贰痹鳛橹袊?績溪“馬自騎”大會賽道名揚海內外。它是華東地區三大盤山公路之一,也是海拔最高、駕駛難度最大的一條。因為路況好,沿線都是風景而且一年四季不同,這里成了自駕、騎行的天堂,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騎士駕車馳騁在這條路上,場面十分壯觀。
韓琦富/攝
在“皖浙天路”的筆架峰觀景平臺,攝影師們紛紛升起無人機,通過無人機在高空進行俯瞰。鏡頭里的“皖浙天路”,就像一條巨龍盤踞在山體上,有了這條“龍”,陡峭的山體也靈動起來。
涇縣:皖南川藏線打造“美麗公路3.0”
桃嶺公路,是S346在涇縣上漕至寧國市板橋的一段,穿越皖東南茂密原始叢林,深入皖南高山峽谷的隱秘村落,所以被人們稱為“皖南川藏線”。最驚險、最精華的路段,十八彎山路,也就是桃嶺“六道彎”盤山公路,堪比怒江72道拐,人稱“小西藏”。
吳國輝/攝
涇縣桃嶺作為革命老區,因其山勢險要、交通不便,為當年紅軍提供有力庇護,是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也是抗戰時期我黨游擊隊的根據地。解放后的桃嶺在經濟上沒有多大改善,主要因為通往外面交通要道被黃連嶺、鳥鵲嶺等大山阻隔,只有徒步17.5公里的山路才能抵達山外。1972年夏,在時任縣委書記王樂平帶領下,當地群眾用自己的雙手開鑿出一條通往新生活的大道。工程于當年10月24日開工,于1976年12月24日竣工通車,歷時四年兩個月。在修路過程中桃嶺開鑿修路的群眾歷經各種艱險,終于將一條當時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宏偉工程——桃嶺公路上板路段,展現給世人。
劉兵生/攝
“皖南川藏線”涇縣榔橋鎮白華路入口處一段長達350米的浮雕墻,表現了這一修路歷程。浮雕墻設計因地制宜,在原有墻面基礎上以浮雕形式寫實手法,從修路歷程、涇縣風景、涇縣民俗、涇縣非遺四個方面展現和刻畫。浮雕精選涇縣12處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展示給游客,分別是查濟古村、桃花潭、水墨汀溪、黃田景區、宣紙文化園、江南第一漂、赤灘古鎮、月亮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王稼祥故居紀念館、水西雙塔。宏大的浮雕墻面成為皖南川藏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個“新招牌”。采風人員一到入口處,就被這巨大的浮雕所震憾。
在桃嶺觀景點,攝影師們對皖南川藏線的精品段“六道灣”進行了拍攝。觀景臺建在三面環山的凹槽山坡上,大山表翠碧綠,山花爛漫點綴其間,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附著在陡峭的大山上,層次分明。這里不僅白天美,因為實施了亮化工程,夜間自駕行走在這里,不僅增加了安全感,還能體驗到夢幻、浪漫的快樂。
據介紹,2020年實施的“皖南川藏線”夜景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從蘇紅村入口至桃嶺寧國入口。一期工程為“六道灣”精品段,海拔均在800米以上,上坡約10多公里,下坡也約10多公里,采用線性染色燈與警示導向燈給人流動感。
吳國輝/攝
在“皖南川藏線”最精華路段——上板路的起點處,涇縣交通運輸部門還在皖南川藏線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處,打造了安徽省首座以公路文化為主題的——涇縣“美麗公路、幸福之路”公路文化展示館。在展示館里,參加采風的所有人員參觀了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了解涇縣公路的發展歷程和美麗公路建設成果。
“皖南川藏線”沿線群山逶迄、層巒疊嶂、溪漳縱橫,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生態環境雅致清新,以山川清俊、雅淡、涼秀而傳譽,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最具特色的當數桃嶺“六道灣”。2020年,涇縣交運局投資1152萬元對全段18.8公里的上班路路段實施瀝青路面改造。為充分開發旅游資源,帶動美麗鄉村建設,該縣切實將“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貫穿于公路建設全過程,依托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深入挖掘沿線山水資源、人文景觀,構建“美麗公路3.0”融合發展。
嚴興繼/攝
如今的“皖南川藏線”上板路段煥然一新,有效帶動周邊3家4A級景區和4家3A級景區及“農家樂”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各地游客紛至沓來,不僅提升了涇縣的美譽度,更帶動了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大鵬 江振煥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