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月26日,施工單位中鐵十四局量身定制的“皖江奮斗號”盾構機成功下線,標志著號稱“長江八百里皖江第一隧”的蕪湖城南過江隧道取得重大進展,即將開始盾構掘進。據悉,該盾構機總長136米,總重量約4400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國產智能掘進設備之一。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蕪湖城南過江隧道北連蕪湖市鳩江區規劃緯一路,下穿長江,南接弋江區的大工山路,全長約5.9公里,其中盾構段長度約3965米。隧道距下游蕪湖長江三橋約5.5公里,設計為雙向6車道城市快速路,行車速度80km/h。隧道采用雙管雙向設計,管片外徑14.5米,采用兩臺超大直徑15.07米泥水平衡盾構機施工。
據中鐵十四局項目指揮長李東升介紹,盾構段穿越難點主要集中在全斷面硬巖長1140米,上軟下硬復合地層630米,巖石石英含量達80%,強度最高達114兆帕。 35米地質斷層破碎帶,江南局部區域有可燃氣體甲烷。一次性長距離穿越近4000米,最大水土壓力約7.5bar,是迄今為止長江上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之一。
項目工區負責人徐恒吉介紹,為應對復雜難題,在以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為組長的專家院士團隊指導下,項目針對地層特點,聯手鐵建重工在長沙盾構產業園打造了一臺國產硬巖復合盾構機,設備總長136米,總重量約4400噸,其中盾構機刀盤重572噸,設備總功率約10014千瓦,最大推力222173千牛,主驅動最大承受壓力為10bar。該設備采用了先進制造技術,刀盤配備315把刀具,其中常壓可更換滾刀皆為雙軸雙刃滾刀,最小刀間距為80mm,具備滾刀齒刀互換、主驅動伸縮和有害氣體探測等功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國產智能掘進設備之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向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