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8日中午,記者在國家重點工程引江濟淮淮南市謝家集段東津渡大橋項目部食堂里,看到貴州、山西等地外來務工人員開心包餃子、剪窗花,提前感受濃濃年味。
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家重大水利標志性工程,工程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潤澤安徽、惠及河南、造福淮河、輻射長江,具有保障供水、發展航運、改善水環境等巨大綜合效益。農歷新年臨近,引江濟淮淮南市謝家集段東津渡大橋項目部,有19名外來務工人員響應政府號召,主動要求留下來異地過年。
“你看咱們今天中午都聚在一起包餃子,是不是很有年的味道了。”一名工人在項目部食堂里邊包著餃子邊笑著說。人多包得快,大伙一起動手,很快便把餃子包好下鍋。中午12點多,熱呼呼的餃子出鍋,大伙邊吃邊聊著各自家鄉過年時的習俗,食堂里其樂融融。為了讓年味更足,來自貴州的肖光群還特意把一個帶有福字的中國結掛在了廚房門口。
“我們是去年夏天來到這個工地的,我老公、哥哥、弟弟、姑姑都來了,本來想回老家過年,現在都決定留下來在淮南過年了,我們每人還能領到補貼。”肖光群說,家里的兩個女兒都大了,讓她們到奶奶和外婆家過年。
為了感謝留守在工地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前幾天,項目部特意給他們家里寄了淮南土特產大禮包。“昨天剛收到信息,老婆在家收到大禮包了,里面有淮南牛肉湯、豆制品等東西,也讓她和孩子在家嘗下淮南的味道。”工人鄧慶華告訴記者,他也是來自貴州,去年夏天來到這個工地干活,本來計劃要回老家過年,現在工地工期緊張,另外又有疫情影響,和家人商量后,決定留在淮南過年了。
吃過午飯,淮南市謝家集區三名社區志愿者來到項目部,手把手教大家剪窗花。“我在工地上做鋼筋工,沒想到我這雙手還拿起剪子剪窗花了。”肖光群學起來很認真,跟著一點點學,最后剪出一個帶牛圖案的“福”出來。
項目部綜合辦主任蒙志偉告訴記者,為了讓留下來的工人們過好年,項目部將在大年三十下午組織大家搞一場娛樂節目、一起吃年夜飯、集體看春晚。
陳彬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安浩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